单位名称 | 宁强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监督检验保障。业务范围: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进行检测试验。 | |
住所 | 宁强县河滨路 | |
法定代表人 | 袁魏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0万元 | 6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年监督工程共29个,建筑面积达28.78万㎡,预算总投资90154.5万元,接转上一年项目,办理竣工验收11项,出具监督报告11项,项目合格率100%;共办理工程竣工备案24项,工程竣工率达100%,第一阶段处遗项目基本完成备案,处遗问题正有条不紊的进行;按照市级本年度要求的工作重点,对产权归属我县的塔式起重机械设备进行详细摸排并造册登记,共办使用登记13项,产权备案11项,安拆告知21项,向市局优选择报批了3个市级“文明工地”。2.对每个项目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重点项目每月不少于2次。严格做到对基建项目监督申报手续规范化、质量安全监督交底规范化,共组织12次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全县所有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质量问题、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涉及施工企业13家,监理企业10家。我站检查在建项目50次,查处安全隐患60项,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32份、停工整改通知书5份,约谈项目负责人1次。3.针对查出的质量、安全问题要求施工、监理企业按照标准及时整改,并实行复查制度,并对查处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质量安全问题整改率达到98%以上。使我县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4.全站工作人员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做到工程质量监管全覆盖。制定了月检查、巡查制,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公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进一步强化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管,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和随机抽查力度,对工程质量的动态监督管理,使我县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永久标牌制度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项目经理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18份。建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公示牌等制度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及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了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成效显著。5.为了进一步夯实五方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我站深入贯彻领会省厅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的要求,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和月报工作,并按照省总站和市中心站要求,对标准化考评进行季度汇总,人员年报,对月报进行一个工程一套档案进行管理,大幅度提升了施工企业和项目现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防范未然,从小事抓起,控制项目安全事故发生。6.要求施工企业和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学习施工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等条文,加强了施工单位的自觉性,使其高度重视自评工作,使标准化考评工作的持续开展得到了有力保障,进一步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和“安全第一”认识度深入人心。7.扎实推进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为保证扬尘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我站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转发了省建设厅开展扬尘治理“红黄绿”牌的通知,对“六个百分之百”检查扎实有效推进。每月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巡查、检查不少于2次,对各施工企业对扬尘治理和“红黄绿”牌工作进行月报,要求各项目工地进行自评打分,对悬挂牌拍照,记录印证资料,填报报表至市中心站。将绿色、文明施工融入企业文化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年监督工程共29个,建筑面积达28.78万㎡,预算总投资90154.5万元,接转上一年项目,办理竣工验收11项,出具监督报告11项,项目合格率100%;共办理工程竣工备案24项,工程竣工率达100%,第一阶段处遗项目基本完成备案,处遗问题正有条不紊的进行;按照市级本年度要求的工作重点,对产权归属我县的塔式起重机械设备进行详细摸排并造册登记,共办使用登记13项,产权备案11项,安拆告知21项,向市局优选择报批了3个市级“文明工地”。夯实五方责任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永久标牌制度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项目经理违法违规行为记分责任制管理办法,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18份,尤其是对外地来县企业,要求签署“两书”要在我站人员见证下签署,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及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了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在省、市的多次检查中均得到了好评,成效显著。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分房建和市政工程,仍存在未批先建,手续、资料不全,施工许可及监督申报未办理完善。2.监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监理、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监理、施工企业项目部对查处问题整改不彻底、不重视。3.塔吊、升降机登记、备案意识不强;施工临时用电乱搭乱接时有发生。(二)整改措施:1.在今后房建、市政在建项目的审批中,务必做到手续齐备,先办理手续,后开工建设。2.严格按照《建筑法》、《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对监理、施工企业的监督,深入问题,彻查隐患,整改落实到位,做到工程建设有问题必整改,整改落实无隐患,创优良工程,创民心工程。3.严格加强对塔吊、提升机的登记、备案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深入推进热情服务、文明执法,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1.积极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落实责任,夯实领导,扎实苦干,迎难而上。2.督促建立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根据企业的业绩、信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等情况,结合《陕西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要求,对信誉差、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弱的企业施工项目进行重点监督。3.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各参建单位主体及人员的质量终身责任,要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条文,切实抓好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在岗履职工作。4.加强对文明工地创建、工程质量创优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要充分调动创优良企业、创文明工地的积极性,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