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峰阳东胡小学

乾县峰阳东胡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39
单位名称 乾县峰阳东胡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乾县峰阳东胡村
法定代表人 周保护
开办资金 7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贴
举办单位 乾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5万元 8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乾县事业单位管理局、乾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德育工作。1.课程育人:以课程为依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基础学科中,通过语文课的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人文素养,激发情感共鸣,让学生领悟人生哲理;通过数学课训练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引导他们用理性思维解决生活难题;通过书法课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专注力与审美;科学实验课激发探索欲,培养实践能力。2.活动育人:我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3月的“学雷锋活动月”4月的“文明礼仪主题班会”5月的“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3.环境育人: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具有德育特色的校园环境。校园内设置了宣传栏,展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先辈事迹、校园文明礼仪等内容,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氛围。二、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师德师风规范,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和警示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同时,建立了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教师培训与发展: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学科专业技能培训、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等。学校还积极邀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和指导,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开展教师团队活动,如教师运动会、教学研讨沙龙等,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营造了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文化。三、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在备课环节,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情撰写详实教案,明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每周进行教案检查;课堂教学中,规范教师言行,把控教学节奏,鼓励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度;作业布置遵循适量、分层原则,注重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全批全改并及时反馈;考试管理严谨,从命题、监考到阅卷都有严格流程,考后进行成绩分析,依据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此保障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开展。2.教学质量提升: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公开课和示范课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四、校园安全建设。1.制度管理方面: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外来人员需详细登记身份信息、说明来访事由,经被访人确认后方可入校。每日安排教师进行校园巡逻,重点检查消防设施、水电设备,及时排查安全隐患。2.安全教育与演练: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安全主题班会等活动,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同时,落实县局要求,根据季节提点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3.硬件设施:校园全方位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覆盖教学楼、操场、食堂等区域。围墙进行加固增高,并设置防攀爬设施,阻挡外来人员随意进入。五、取得的主要效益。1.过去一年,我校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效益。教学质量上,各年级期末成绩稳步提升,尤其数学学科平均分提高8分,优秀率增长15%。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培训10余次,教师教学水平明显进步,年轻教师在镇级教学比武中荣获2个二等奖。2.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组建音乐、美术、书法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在镇级绘画比赛中,3名学生获奖,4幅书法作品在县级展览中展出。家校合作也取得良好效果,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讲座2次,家长满意度从80%提升至92%,积极参与学校志愿服务超12人次,为校园建设出谋划策10余条,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共同助力学生成长。六、目前存在的问题。1.资源有限:作为小规模学校,学校在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相对有限,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升。2.学生个性化发展受限: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学校在开展个性化教育和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难以得到充分发展。3.社会关注度不够:我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小,导致学校在招生、师资引进、社会资源获取等方面面临一定困难。七、改进措施1.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积极与周边学校开展合作与交流,共享师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弥补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丰富教育教学内容。2.推进个性化教育: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探索适合小规模学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设兴趣小组、特长班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指导和评价,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3.提升学校知名度:加强学校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成果,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德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德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创新德育活动形式,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开展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德育活动。同时,加强家校社合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2.教育教学工作: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衔接。积极探索适合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3.安全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校园安全。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4.学校发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