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建筑行业劳保基金收费管理站

乾县建筑行业劳保基金收费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38
单位名称 乾县建筑行业劳保基金收费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建筑行业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提供管理服务。全县建筑行业劳保基金的收取、拨付、调剂和离退休人员的专项统筹。
住所 乾县城关镇上家巷71号
法定代表人 康秉华
开办资金 65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59万元 18.15万元
网上名称 乾县建筑行业劳保基金收费管理·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住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建筑行业劳保基金返还工作开展情况建筑行业劳保基金是保障建筑企业职工权益、促进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我站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优化返还流程,扎实推进建筑行业劳保基金返还管理工作,以下是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1.简化申请材料:为方便建筑企业申请劳保基金返还,我们对申请材料进行了精简和规范。企业只需提供建筑业劳保费缴款通知单原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复印件、《建筑业劳保费管理手册》、购买社会保险的相关凭证等必要材料,即可办理返还手续,减少了企业的办事成本。2.明确审核时限:规定劳保基金返还审核工作必须在收到企业完整申请材料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不超过10个工作日。对于审核通过的企业,及时将劳保基金返还至其在银行设立的专户,专项用于支付建筑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和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3.加强监督检查,接受社会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各界对劳保基金收费管理工作的监督。对于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若情况属实,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4.取得的成效:优化返还流程,建筑企业办理劳保基金返还更加便捷高效,及时为我县建筑企业返还劳保基金70余万元,企业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5.行业规范有序发展:规范的劳保基金收费管理,促使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更加重视职工权益保障,推动了建筑行业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对违规行为的严格查处,维护了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6.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线上答疑等多种方式,向建筑企业深入解读劳保基金返还政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其政策知晓度。另外,劳保基金管理返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后续我们计划投入资金,升级劳保基金管理返还信息系统,实现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实时共享和业务在线办理,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我们将持续优化建筑行业劳保基金返还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强化实名制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实名制管理制度建设,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我站进一步明确了在实名制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规范了人员信息录入、更新、审核等工作流程,为实名制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1.要求各施工企业对实名制数据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检查人员基本信息、编制信息、岗位信息等是否准确无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我单位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实名制数据进行抽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简化了实名制业务办理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更新数据:指定专人负责实名制系统数据维护工作,及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更新系统数据,确保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2024年,共更新人员信息130多条,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2.建立预警机制。依托实名制管理系统,建立了预警、人员信息异常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防范违规风险。3.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开展专项检查:定期组织开展实名制管理专项检查,对各部门实名制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制度执行、数据维护、业务办理等方面的情况。今年共开展专项检查10多次,发现问题20多个,已全部督促整改到位。4.人员培训与宣传。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实名制管理专项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制度解读、系统操作、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实名制管理工作要点。同时,通过内部宣传栏、工作群、邮件等渠道,向全体人员宣传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员工对实名制管理的认知和配合度。在施工现场区域张贴温馨提示,促进施工企业积极配合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三、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我站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巩固传统农业,通过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人均增收相助增加。同时,积极拓展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投入资金3万多元,新建垃圾收集点5处,配备保洁人员8名,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3.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律进村活动6场次,提高村民法治意识。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四、取得的主要效益。1.我站按照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各项活动,通过配合省市上级行业部门对劳保基金的返还发放,积极为我县建筑行业离退休职工争取补贴资金,保障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所需。通过对往年所收取建筑行业劳保基金的返还,为我县建筑公司争取返还基金资金25万元,保证了建筑企业平稳有序发展,带动企业创造社会经济效益70多万。2.通过实名制管理,实现了对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的实时动态监管,有效杜绝了超编进人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了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为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实名制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各部门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了整体工作效能。五、单位目前存在的问题。个别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对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实名制管理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建立了数据审核和比对机制,但仍存在一些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部分部门在录入人员信息时,存在信息填写错误、漏填等情况,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和使用。经费严重不足,我站人员工资难以按时发放。六、整改措施。1.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大对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培训、召开会议等形式,提高各部门对实名制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2.持续完善数据,提高数据质量:建立健全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对数据录入、更新、审核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把关数据质量。定期开展数据清理和纠错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实名制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3.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能:加大对实名制管理系统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优化操作流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对接和融合,实现数据的深度共享和业务的协同办理,进一步提升实名制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能。4.强化监督检查,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对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部门实名制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违规行为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实名制管理工作各项规定落到实处。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经费资金,保证我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七、2025年工作计划。在2025年的工作中,我们计划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继续配合省市做好劳保基金返还等各项工作。建筑行业劳保基金返还工作,是保障建筑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我站将继续扎实推进劳保基金返还工作。严格依据国家及地方关于建筑行业劳保基金返还的政策法规开展工作。审核工作精细化推进,在审核过程中,对企业提交的每一项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防止出现虚假缴纳或冒名顶替的情况返还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2、我们将持续优化建筑行业劳保基金返还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3、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大对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培训、召开会议等形式,提高各部门对实名制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