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乾县城关街办长留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诊疗;公共卫生的预防接种及保健。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关镇南仁村 | |
法定代表人 | 董亮 | |
开办资金 | 4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乾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3.17万元 | 136.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乾县城关街办长留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围绕“服务群众、保障健康”的工作宗旨,积极投入各项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居民健康管理:本年新建档案176人,累计建档17629人,建档率99.95%。2、预防接种:按规范要求落实日常工作,加强宣传和主动搜索,全年为适龄儿童累计接种2471针次,其中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5%,加强免疫接种率95%以上。3、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严格执行疫情网络直报制度。加强对H7N9、艾滋病、结核病、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严密监控、及时规范报告传染病,科学处置传染病疫情。开展发热病人疟疾监测、HIV初筛、麻风病线索调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4、妇幼保健工作:全年活产数76人,新生儿访视95%,加强托幼机构管理,在管孕妇76人,产后访视率95%早孕建卡率98%,0-6岁儿童健康体检716人,体检率98%,认真做好相关监测、报表。开展母乳喂养周和小儿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宣传妇幼保健知识。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按照要求我们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在村卫生室的协助下开展健康体检工作,体检资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透过问诊了解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及生活自理潜质;进行了体格检查,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血糖等常规检查,并进行了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最后告知体检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健康指导,共体检1107人,体检率75.44%,其中对已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推荐定期复查。6、慢性病健康管理:根据国家服务管理规范的要求,落实了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诊断出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慢性病的管理范围,并且按时随防,指导用药状况,本年内共有高血压患者1707人,随防6628人次,规范管理率63%,年度体检1391人;体检率81.4%,糖尿病患者543人,共随防2092人次,规范管理率60%,年度体检507人,体检率93.3%,并及时将体检结果反馈给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健康指导。7、重性精神病管理:我镇全年登记在管重型精神病人109人,规范管理109人,管理率100%。并为患者进行年度体检。8、居民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慢性病防治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资料,制定科学宣教计划,进村入户开展宣传,为居民带给健康信息和健康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换资料,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健康宣传栏20块,版面更新102次,开展下乡健康教育视频播放309场,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9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场,发放各类宣传品1650份。透过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不良卫生习惯,增强了群众的健康意识。二、医疗保障:2024年我院收治住院病人348人次,合计住院费用391409.7元。全年累计总报销393494.94元,其中医疗救助2081.1元,大病报销361.95元。门诊患者18112人,合计门诊费804062.79元,全年累计报销198544.07元。其中职工报销23096.16元。三、医政管理:我院切实落实核心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医务人员“三基”培训,从而有效的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及理论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门诊日志、出诊记录、危重病人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住院病历等各类医疗文书资料,做到记录清楚、准确、完整、翔实;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急诊医生、护士、收费员、药师全天候在岗,有急诊病人以上人员均能在3分钟内到岗到位,并能完成病历、记录的书写;严格执行抗菌素联合使用,推行单用,两种以上慎用(须业务院长同意并签字),三种以上禁用。以上制度的实行使我院的医护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医院的质量管理,形成了全院上下同把质量关,同抓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四、胸痛救治单元与心电一张网工作:2024年共上传有效数据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1例;非ACS心源性胸痛:5例。设备配备:卫星时钟、网络心电图、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床旁快速检测仪、制氧机等。制定时钟统一管理制度,建立时钟统一方案,购进卫星时钟两台,保证核心科室时钟统一精准到分钟,并且有专人每周进行登记核对。2024年我院共上传心电图数据705次,为胸痛患者筛查起到了重要作用。辖区卫生室现已完善硬件设施配备,开始运转心电一张网工作开展,辖区下组织集中宣传9次,入户宣传5次。五、安全生产:2024年以来,医院安全生产工作在县卫健局领导下,在全院各科室职工配合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4月份我们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夏季火灾隐患清零行动,5月份到12月份,开展端午期间安全防范工作,开展夏季火灾防控、汛期自建房安全排查和高温天气应对工作,开展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和中秋国庆期间安全稳定工作开展重大隐患事故专项排查整治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卫生应急预案。积极贯彻“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的十六字方针,以服务临床一线为宗旨,认真做好医院内部安全生产、治安保卫、消防安全工作。六、卫生室管理:能按卫健局的要求对辖区卫生室实行统一业务管理,每季考核一次,有村医补助资金分配方案,村医资金补助记录翔实准确。七、环境卫生及院容院貌:我院对门诊楼一楼进行了中医药文化氛围提升改造,将一楼各科室按照创建中医药示范县工作要求重新分布,提升群众就医环境。划定了吸烟区域、按要求改造升级了厕所并设立明显的标示以及警语,后院花园进行了绿化提升,使院容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八、取得的主要效益:我院承担着长留辖区广大农民群众日常疾病诊疗、预防保健任务,是一所公立性医疗机构。对全辖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截止2024年12月底,全年门诊人次18112人次,其中中医门诊人次8492人次;门诊收入804062.92元,其中中医门诊收入370080.3元;住院348人次,住院收入391481.7元,总收入1195544.62元。九、目前医院存在的不足是:1、人才队伍方面: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本科学历及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少;目前院内只有一名1级职称医师,其余3名均为初级职称医师。临时职工比例偏大,现有20名职工中只有5名在编人员,专业队伍不稳定;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进修计划。2、业务发展方面:业务发展不平衡,各卫生院之间技术水平和业务收入差距较大,部分卫生院只能开展简单的医疗服务,无法独立开展一些常见手术;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不足。3、管理水平方面:部分卫生院院长缺乏管理知识培训,管理理念和方法落后,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管理松懈、混乱的现象。4、信息化建设方面:信息化程度低,电子病历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应用不足,信息共享和沟通不畅,给患者就医和医疗管理带来不便。十、整改措施:1、人才队伍方面:加强人才招聘,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和中高级职称人员到卫生院工作;根据各科室人员需求情况,合理调整人员配置,招聘或调配充实短缺科室人员;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内部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来院授课或指导,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2、业务发展方面:组织开展业务帮扶活动,提升业务水平;鼓励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专科,如口腔科、皮肤科等;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招聘或培养中医专业人才,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等。3、管理水平方面:加强院长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职工的工作业绩、服务质量等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挂钩,激励职工积极工作;加强对各项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4、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建设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等,实现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合作关系。十一、下一步工作计划:1、优化常见病诊疗服务:针对辖区居民多发的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及慢性疼痛等病症,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规范诊疗流程,年内计划新增2-3项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降低患者外转率。2、完善急救网络建设:联合县急救中心开展院前急救演练,补充急救药品及便携设备,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转诊处置。3、硬件设施更新:申请专项资金更换老旧心电图机、血常规检测设备,改造输液室取暖设施,增设无障碍通道。4、息化建设:对接县域医共体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上级医院互联互通,试点开展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5、业务能力提升:选派2名骨干医师到县医院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每月组织院内业务学习及病例讨论会。6、开展精准宣教:针对农村留守人群制作方言版健康短视频,通过村广播、微信群传播;在农闲季节组织健康大集活动,提供免费筛查和咨询。7、院感管理:每季度开展医疗质量自查,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杜绝医疗安全事故。我院将立足小病不出镇,预防在基层的目标,切实发挥农村三级医疗网底作用,为辖区1.7万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3578197761042411C2201有效期自2021年10月01日至2026年09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