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陕县> 宁陕县第二小学

宁陕县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28
单位名称 宁陕县第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宁陕县城关镇五郎关
法定代表人 田红
开办资金 898.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陕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7.14万元 683.84万元
网上名称 宁陕县第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8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和举办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宁陕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夯实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为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结合重大节假日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勿忘国耻,吾辈自强-9.18事变”“国家宪法日”“感知风俗、情暖冬至”“感恩有你”“国家公祭日”“建队纪念日”“红领巾爱祖国”“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祖国的发展史,了解民族的奋斗史,感受祖国发展进程中的迂回曲折和波澜壮阔。(二)落实安全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县妇联到我校开展《安全护盾》防校园欺凌知识讲座。各班结合防欺凌主题活动,组织学习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班会,通过黑板报、专题广播、《致家长一封信》、校园广播、钉钉、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安全法制知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结合“交通安全日”邀请县交警大队人员到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邀请宁陕县检察院同志到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高效完成“法制副校长进校园”活动。为了让全校师生知法、懂法、守法,结合宪法宣传周,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高效完成了“宪法小卫士”“反诈校园”等系列活动。(三)紧抓文明礼仪教育,打造良好校风。2024年,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仪教育。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监督岗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增强师生交通安全法规常识和安全文明意识,我校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主题,开展了各处室联合的八大分项考核,从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习惯、学习效果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结合“粮食日”开展了“厉行节约”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醒学生时时处处讲文明、守礼仪。不断完善、更新班级文化墙,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彰显班级特色、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班级文化墙发挥着“润物无声”的功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致力于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小学入学率、巩固率100%。(二)文化传承和创新。学校不仅是教育场所,更是文化核心。通过实施育新课程体系,突出五育并举,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活动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先后荣获省级“红领巾爱祖国”陕西省少先队小百灵唱响校园巡回联展活动三等奖、市级“安康市第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奖、县级2024年“龙腾绿都”快乐奔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三、存在的问题。(一)个别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还有一定差距。(二)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特长培养不够明显。(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关注,家校联动还需加强。四、改进措施。(一)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建立具体的激励机制方案,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热情。(二)利用学校部室设施,丰富学生兴趣活动。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各班学生的参与率,为学生施展个人才能提供平台。(三)加强家校沟通,落实好家访活动,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增强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转变办学理念,丰富校园文化,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充分利用校委会,开展办学理念与学校内涵发展的讨论,进一步加强对办学理念的深入分析和思考。(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利用好部室设施,在保证上好正常学科教学的同时,继续成立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美术书法、体育、经典诵读等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三)通过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提高教师进修的自主性,努力完善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小课题”活动,解决课堂教学的具体实际问题。学校建立激励方案,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学科专业研究、课题研究,使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得到深化和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