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公证处

乾县公证处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28
单位名称 乾县公证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诚信公平、爱岗敬业、和善便捷、质量优先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
住所 乾县城关镇新城一路司法局一楼
法定代表人 祝小奇
开办资金 1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万元 15.7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进展相关活动,于2024年11月份变更法定代表人及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司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其主要进行业务活动有:一、坚定信念,加强公证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公证队伍建设的灵魂与基石,对于提升公证服务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意义深远。我们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坚持定期开展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确保学习的系统性与深入性,同时建立健全职业道德培训长效机制,定期组织职业道德专题培训,深入学习《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行业规范,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公证人员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践行。通过一系列举措,促使公证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勤勉尽责,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公正的公证服务。我们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政治理论知识,统一全体公证人员的思想,切实提高公证人员的政治素质,坚定政治立场。二、依法执业,维护公证公信力。公证工作首先要依法执业,依法执业能得到群众和社会的信赖,我们在公证执业活动中依法执业,带头树立法治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尊重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理公证事项,严格遵守职业规范,依法公正、文明执业,强化检查,严把公证质量,为公证行业立城、立信,树立公证工作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三、优化服务,开展便民服务。优化服务的关键在于方便人民群众办事,缩短办证时限,提高工作效率。我处以法律服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主题,对待咨询或办理公证的群众始终做到耐心、热心服务,开通公证服务热线电话,方便群众进行公证法律咨询,积极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上门办理公证业务。在公证服务中,加强与法律援助中心的合作,针对经济困难的群众,予以减免公证费用,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四、公证业务办理。乾县公证处在县司法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公证工作的发展。以执业为民、便民惠民为主线,以提供优质高效快捷公证法律服务为手段,促进公证职能作用和优势发挥,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宗旨,始终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加强公证工作管理,规范公证人员的职业行为,提升公证服务质量,确保公证质量,全体公证人员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公证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方面的职能作用。无一错假证,无投诉案件。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共办理公证案件307件,办结307件,未结0件,其中共办理公证援助案件18件。在2024年度全市公证质量大检查中对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办理的所有公证案件全面进行核查,按公证办理程序逐证检查,对检查问题登记造册,及时整改,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公协咸阳联络组。评查案件180件,优秀卷宗180件,占案卷总数100%,合格卷宗0件,占案卷总数0%,无不合格卷宗,无一错假证,无投诉案件。五、普法宣传成效显著。我单位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日常的公证办理、咨询中结合问题,给群众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积极与司法局宣传部门联系,通过法律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普及公证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全年共开展宣传活动5场,发放宣传资料320份,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次。六、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共接待咨询群众500余次,办理公证案件307件。公证服务有效预防纠纷,大量潜在矛盾在公证环节得以化解,减轻司法系统压力。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效显著。公证处的服务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和好评,有效化解了多起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公益公证提升了公众的法律意识,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我单位通过高效的服务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业务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我处业务仍以传统民事公证为主,新型公证业务占比偏低,如在知识产权、电子证据等需进一步拓展。(2)信息化水平仍需提升。尽管我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数据共享、系统对接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3)人员配置不足。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现有人员配置已显不足,特别是在高峰期,公证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影响了服务效率。八、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单位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强化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公证办理程序,缩短办理周期,提升服务效率。设立快速通道,为紧急事项提供优先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公证业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线上办理和查询功能,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公证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公证工作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九、下一步工作计划。围绕“便民、高效、规范”宗旨,推动公证服务数字化转型,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公证参与社会治理职能,力争全年业务量增长10%,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1)提升服务质量。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对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前来办理公证事宜的群众,我处实行上门办证。(2)加强法治宣传于教育。继续举办公证法律知识讲座,涵盖更多领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组织公证员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开展法治宣传和咨询服务,扩大公证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3)完善内部管理与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公证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定期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公证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