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乾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服务学生.完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内容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推动相关工作。 | |
住所 | 乾县工业区职教中心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文大刚 | |
开办资金 | 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乾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03万元 | 4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工作。(1)、全面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中职教育各个阶段。本年度共累计发放资助金814.95万元,惠及学生14277人次。学前教育阶段资助幼儿2520人,发放资金94.5万元,春季资助1343人发放资金50.3625万元;秋季资助1177人发放资金44.1375万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全年发放资金262.925万元,惠及6642名学生。春季3411人发放135.55万元;秋季3231人发放127.375万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58.925万元。普通高中阶段发放助学金385.55万元,惠及4336名学生。春季2267人发放资金200.425万元;秋季2069人发放资金185.125人。中职发放助学金71.975万元,惠及779名学生。春季383人发放资金36.975万元;秋季396人发放资金35万元。、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资助对象的认定和筛选。通过学校申报、审核、公示等环节,确保资助对象精准无误,做到应助尽助,资助对象认定准确率达到98%以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做好贷款前期准备工作,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培训,调试设备,制定受理预案、应急预案,确保在办理期间高效快捷,同时通过乾县教育、今日头条、美篇等媒体进行宣传,让困难学生提前了解政策,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024年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为3280人,发放金额约为3901.9980万元;完成2024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执录入、合同自查、县级交叉检查等工作。、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指导各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信息管理系统》中录入1-12月份就餐学生名单信息数据。组织营养午餐学校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晒质量、晒服务、晒价格”三晒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7场次,建立了应急处置协调机制,逐级逐校完善应急预案,先后完善《乾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规范管理要求》等规章制度3项。(5)、宣传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资助政策宣传及监督检查活动。深入学校社区等实地走访调查资助对象,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资助政策解读、申请流程等信息,阅读量累计超过3次。通过学校家长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使资助政策知晓率大幅提高。(6)、系统管理与数据维护。高效完成了各类资助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审核和维护工作。在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中,及时处理学生申请信息,确保贷款发放工作顺利进行,信息录入准确率达100%。同时,认真做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报送工作,按时、准确上报各类资助数据,数据上报及时率和准确率均为100%,为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二、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精准资助模式创新。(1)、建立了多维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除传统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外,还结合大数据分析,参考民政、扶贫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精准画像。通过这种方式,新增精准识别困难学生,有效避免了资助遗漏和错助现象。(2)、实施个性化资助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困难情况,量身定制资助措施,对错过摸底期限家庭突发变故的学生要求学校临时救助,使资助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2、资助育人成效显著。(1)、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资助育人活动。举办感恩、励志、诚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2)、建立了受资助学生成长跟踪机制。对受资助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就业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结果显示,受资助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学习成绩进步明显,辍学率明显降低。三、存在问题。1、部分地区宣传深度不够,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尽管开展了多种宣传活动,但仍有部分家长和学生对资助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一些符合条件的学生未能及时申请资助。2、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需加强随着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资助对象的日益增多,资助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但部分基层资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系统更新相对迟缓,容易造成精准资助的误差。有些家庭发展较快,但家长以脱贫不脱政策为由要求学校,学校执行违背资助初衷,以实际情况执行又容易引发矛盾。四、整改措施。1、宣传工作。(1)、制定详细的资助政策宣传计划,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学生和家长的特点,采取差异化宣传策略。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增加宣传频次,确保每一个家庭都了解资助政策。力争使资助政策知晓率达到100%。(2)、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制作生动有趣的资助政策宣传短视频、动漫等,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2、信息化建设。(1)、加大对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资助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性。实现资助申请、审核、公示、资金发放等环节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减少人工干预,确保资助工作公正、透明。(2)、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学生资助信息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思路目标。以精准资助、资助育人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资助工作体系,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资助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确保资助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同时深化资助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步对义务段家庭经济生活补助春季预算121.93万元,惠及3411人,学前春季预算45.33人,惠及1343人。(二)、重点任务。1、深化精准资助。(1)、持续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提高认定精准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和比对,减少人工审核误差,力争定准确率进一步得到提升。(2)、完善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资助对象家庭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适时调整各类资助标准,确保资助力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匹配。2、强化资助育人。(1)、开展资助育人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学习励志成才优秀受资助学生事迹宣讲活动,在全市学校范围内树立榜样,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向(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为受资助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帮助学生克服因家庭经济困难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