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乾县王村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乾县王村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付健康 | |
开办资金 | 5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乾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4.85万元 | 549.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乾县王村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深耕教学,提升质量:1、本学年,我校严格依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的基础教育。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紧密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精心备课,力求每一堂课都能生动有趣、富有实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2、为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共同成长,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本学年累计开展相互听课评课达50余次,教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二、立德树人,德育为先:1、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精心打造德育文化长廊。长廊中,不仅展示着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更有古今中外的美德故事、名人名言,让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熏陶。2、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以及每周定期开展的主题班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累计达40余次。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精神的力量;前往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敬老的社会责任感。三、精培师资,专业成长:1、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与提升机会。本学年,共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培训30人次,培训内容广泛,涵盖学科前沿教学理念、班级管理艺术、教育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2、在校内,大力推行师徒结对活动,共结成10对师徒。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携手同行,在教学实践、班级管理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本学年教师们撰写教学论文20余篇,其中5篇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彰显了学校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四、优化环境,精细管理:1、在校园建设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针对教学楼屋顶漏水问题,及时进行全面维修,保障教学环境安全舒适;对操场跑道进行翻新改造,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体育活动场地。2、安全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坚持每周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定期开展消防、地震等应急演练,本学年共组织演练6次,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在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上,科学划分卫生责任区,明确各班级的卫生职责,并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活动,营造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五、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在全镇期末统考中,我校多个学科成绩表现优异,平均分、优秀率均位居前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共有5名学生在县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能力。2、通过一系列德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行为规范得到显著改善,文明礼貌在校园内蔚然成风。学校凭借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荣获“县级文明校园”称号,这是对我校德育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肯定。3、多位教师在县级优质课评选中凭借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创新的教学理念脱颖而出,斩获奖项。同时,学校承担的课题研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们投身教学研究的热情,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六、目前存在的问题:1、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化严重,部分设备出现功能故障,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此外,图书馆的图书数量不足,且更新速度缓慢,图书种类也相对单一,无法充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和教师的教学参考需求。2、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这些学科的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专业教师不足,部分非专业教师需要兼任相关课程,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3、当前,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家校沟通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家长会等传统形式。这种单一的沟通模式难以满足家校共育的实际需求,无法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校之间未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七、整改措施:1、积极申请专项教育经费,制定详细的设备更新计划,逐步淘汰老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升教学硬件水平。同时,设立年度图书采购专项资金,按照一定比例逐年新增图书,丰富图书种类,满足师生多样化的阅读和教学需求。2、向上级教育部门提交音体美专业教师招聘申请,争取尽快补充专业教师,优化师资结构。此外,定期组织教师跨校交流学习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的平台,缓解教师短缺带来的教学压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3、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水平。同时,丰富家校沟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实现家校信息的即时互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大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组织运动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在线辅导等教学活动,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育公平性的提升,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