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融媒体中心(榆林市榆阳区广播电视台)

榆林市榆阳区融媒体中心(榆林市榆阳区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23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融媒体中心(榆林市榆阳区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传播新闻信息、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及广告的出版、发行、制播运营工作融媒体中心平台的建设与维护融媒体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住所 榆阳区上郡中路61号
法定代表人 焦勇
开办资金 165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1.63万元 1228.2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融媒体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期间对法定代表人进行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基本情况2024年榆阳区融媒体中心立足新阶段、展望新未来,紧扣力塑“大美榆阳陕北之窗”城市形象这一核心主题,统筹谋划、精心部署、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项任务,全力以赴讲好榆阳故事,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2024年,榆阳区融媒体中心紧扣“提质增效”这一主线,新闻宣传、媒体融合等多领域精准发力,内容创作,秉持“内容为王”理念。累计《榆阳新闻》《一周新闻盘点》共播发电视新闻288期;《榆阳报》刊发99期;《榆阳宣传》微信公众号共366期,更新稿件2928条。《驼城视角》栏目推出《寻迹榆阳记忆驼城》之非遗篇20期;《健康榆阳》《教育风景线》专题节目聚焦榆阳医卫、教育亮点与人物;《法治在线》栏目制作57期;《希望的田野》栏目深入各乡镇,围绕“伙场、庭院经济”打造《走乡村看振兴》20期。中心积极与上级媒体联动,推送优质稿件121篇,其中中央级媒体27条,陕西日报、榆林日报发稿31篇,《陕西新闻联播》播发15条,《榆林新闻》播发48条,记者自采制作的短视频《全国秧歌展演精彩亮相古城榆林》浏览量20.4万,转发7000多次,评论2800多条。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全年64场直播涵盖重大活动、文艺演出,春节秧歌展演系列直播堪称经典,300万人次观看、单场创纪录,让榆阳文化“出圈”,广受赞誉。“学习强国”上传稿件1500条,签发成功713条,省级平台签发成功130条,总平台签发成功28条。“榆阳融媒”网站发文数2312条,点击量11489次。榆阳融媒体“头条号”发文数2230条,点击量168970次。“爱榆阳”APP发文数5221条,点击量241025次。官方抖音号发稿量总发稿量累计已达6835条,点赞量达66.6万,粉丝量达6.6万。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新媒体功能持续优化,粉丝、阅读量双攀升。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队伍年龄老化。中心的新闻采编人员、新闻记者和主持人的平均年龄集中在40岁左右,队伍年龄老化、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突出,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有效解决。2.全媒体人才缺乏。新媒体新闻产品的策划、采集、加工、制作和发布,需要全媒型、专家型人才。中心往往因为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空间、发展资金有限,以及体制机制、待遇、职称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四、下一年工作计划1.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加快推进融媒体平台建设,优化平台功能,丰富内容形式,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扎实推进报纸、电视、网络媒体深度融合和转型升级。利用全媒矩阵开展融媒行动,重大活动同步开展大型新闻采访。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与上级新媒体平台联动,横向联合微信、微博、抖音等突出移动端传播,纵向协同学习强国等平台,实现省、市、区三级媒体融合传播。3.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4.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增强融媒体中心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将依据中、省、市相关意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许可证号:127420096有效期: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1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陕)字第01733号有效期:2023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