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金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宝鸡市金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16
单位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监测。疾病监测、免疫规划、卫生监督与监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防疫与技术指导。
住所 宝鸡市宝平路副21号
法定代表人 郭春宁
开办资金 8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8.37万元 839.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传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及疫苗冷链、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评价、反馈报告及预测预报;疾病控制、公共卫生相关技术的培训、指导、宣传教育及咨询、诊疗服务;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的卫生学检测;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检验、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样品的检验。(一)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及处置。对重点传染病疫情日报告、周简报、月分析,通报预警信息,及时规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是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对报告的出血热及时流调采样,完成宿主动物监测;落实手足口病“84化”干预措施,完成手足口病例监测60份;做好新冠变异株监测工作,采集检测新冠鼻咽样本520份;开展二级以上医院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人员统计及污水检测报告102份。三是做好禽流感监测项目。对3个镇、2个综合市场的禽类养殖、屠宰加工及运输等重点行业67户201人开展宣传教育。采集禽类宰杀和售卖环境样本240份,采集人员样本45份。四是做好布病监测项目。联合畜牧部门深入3个镇,对牛羊养殖户、屠宰加工及运输等重点人群摸底,开展布病防控知晓率问卷调查、筛查。五是做实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12名专职、20名兼职疾控监督员培训后持证上岗,进驻医疗机构常态化开展工作。我区创造的的优化季度评价指标“二十条”,有效提升了监督精准度。(二)规范预防接种工作。一是加快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建成数字化接种门诊5家(累计7家),建成率43.75%。东风路社卫中心被命名为全市第一批市级示范示教门诊。二是更新疫苗冷链监测设备。筹资10余万元,为全区23家接种单位升级配置70余台无线温湿度显示仪、传感器,实现了全区疫苗冷链监测信息实时共享,充分保障疫苗安全。三是积极承担国家免疫原性监测项目及中国疾控中心流感疫苗接种影响因素调查项目。采集60名儿童120份血清标本,调查适龄儿童和老年人100人。四是多措并举,规范服务,提高疫苗接种率。优化预防接种证办理流程,全年冷链运输286次,全区适龄儿童接种率95%以上。(三)稳步开展艾滋病、结核病、丙肝综合防治工作。一是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特殊公共场所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及检测。艾滋病患者结核筛查率、患者随访及时率、新患者30天接受抗病毒治疗率、基线病毒载量检测率均100%,抗病毒治疗率97.74%、治疗成功率99.7%。二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严把新生结核病筛查工作,全区学校结核病筛查26303人,开展预防性服药4人,及时调查处置结核病疫情7起。全区报告肺结核患者169例,其中:病原学阳性112例,比2023年下降18.1%,病原学阳性率比2023年下降2.65%。三是丙肝防治工作。开展国家丙肝病例随访项目,和公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对既往丙肝病例追回及核酸检测,免费为阳性患者提供基因检测。年度报告、新报告丙肝病例核酸检测、治疗均高质量完成。(四)有效提升地方病防治和慢性病管理工作。一是开展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编制《金台区地方病防治工作规范管理资料》100册,印制地方病患者管理档案盒770个;持续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大骨节病监测及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工作,按时完成大骨节患者691人双手拍摄X线片及相关佐证资料,达标率100%;完成了金台区地方病防治“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自评工作,代表我市接受了省级评估。二是加强慢性病监测。坚持与公安、民政部门死亡数据交换机制,强化医疗机构死因监测培训指导。全区报告死亡人数2830人,报告及时率99.38%。持续做好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随访检查2332人,随访率、随访质量全面提高。三是做好国家基本公卫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管理高血压30457人,规范管理率80.5%,血压控制率73.8%;管理2型糖尿病14063人,规范管理率79.8%,血糖控制率71.4%。管理慢阻肺495人,完成任务的229%。(五)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一是拓展渠道,营造浓厚氛围。在1路、7路公交车车载电视,滚动播放健康知识视频,全年更新宣传视频12次;在天桥电子屏滚动播放健康知识宣传标语。二是利用新媒体,全面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区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健康信息890篇,关注人数3000多人;全区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效提升了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三是完成2024年省级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和成人烟草流行监测调查工作。对6个监测点470户家庭户开展问卷调查及监测数据库录入。四是承担国家级居民健康素养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项目,在3个镇街开展调查问卷242份。(六)扎实开展其他重点疾控工作。一是全面推进职业病监测项目。完成176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32家专项治理全部达标。完成22家企业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评估,开展25家放射诊疗机构调查抽检,随访尘肺病患者37人。二是开展学生常见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对12所学校、182名学生进行调查体检、问卷与环境评估。三是开展重点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对8类17家公共场所开展两轮监测,检测样本1000余份。每月开展鼠、蟑、蚊、蝇全方位监测,高质量完成44份监测任务。四是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提升医疗机构监测能力。全年高效处理845例病例报告,妥善处置4起聚集性病例,审核及时率100%。五是规范开展实验室检验检测。参加省、市实验室质控和能力验证考核5次13项,全部顺利通过考核。全年规范开展新冠病毒监测、饮用水水质、艾滋病、地方病、健康危害因素及其他病原微生物采样、检测,完成检验检测项目54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中心党支部荣获宝鸡市组织部第一批“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荣誉称号。2024年全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总体接种率95%以上稳居全市前列;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指标高线达标,省疾控局来我区督导检查,对我区工作充分肯定。在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中,我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在省级获优;报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展板获得“2024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展板优秀展板”。持续组织“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荣获“全国优秀健走示范区”。配合上级,圆满承办了2024年宝鸡市“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大型现场宣传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2024年按照市疾控及区卫健局要求,开展并完成了疾控各项工作任务,但有些项目工作还和国家指标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改进措施: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扎实开展各项监测检测工作,为人民健康事业保驾护航。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快推进机构深度融合。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建立新机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整合资源配置,优化科室、人员设置,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积极探索建立疾控工作“大协作”机制。(二)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省、市各级各类业务培训,着力提升专业人员综合能力,加强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建设,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分析能力、突发疫情处置能力、检验检测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组织传染病应急处置演练,提升实战能力。(三)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常态化开展新冠、流感、百日咳、水痘、腮腺炎、出血热、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积极预防聚集性疫情发生。二是高质量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年内建成2个数字化接种门诊,确保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95%以上。三是持续完善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完成监测、干预、治疗、管理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地方病年度监测任务,加强地方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四是持续提升慢性病监测工作。加强医疗机构死亡、肿瘤及心脑血管病例信息监测培训指导,补齐死因监测工作短板。继续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五是高质量开展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干预工作。提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能力,扎实开展公共场所、城乡饮用水、学生常见病、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六是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整体检验检测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