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榆阳区西沙常乐路东3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屈亚君 | |
开办资金 | 9700.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998.34万元 | 14252.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8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业务数据全年总诊疗量133570人次,其中门、急诊量133570人次,同比上升了13.09%,门诊患者平均费用210元。出院人数5854人次,同比下降了8.3%,完成住院手术1489例,住院患者平均费用4369元,同比下降了17.5%。病床使用率77.31%,平均住院天数7.7天。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9.97%,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100%。CT、B超、X光检查阳性率分别是89%、72%、8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5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3.89%,中药饮片使用率39.55%。医疗收入5147.21万元,同比下降了20.44%。门诊收入2759.88万元,住院收入2387.33万元,药品收入2809.19万元,其中中药饮片1110.63万元,药占比32.99%(除中药饮片外),较去年同期下降5%,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19.18元,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26.23%。工作成效狠抓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党风行风建设。1.医院党建工作紧紧围绕东沙院区迁建和清廉医院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开展。2.加强学习教育,开展组织生活。督促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实行党组织生活全程纪实。3.示范引领常态化。一是继续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二是为女性职工开展宫颈癌免费筛查,对40岁及以上在岗职工本人进行胃肠镜免费筛查。三是在护士节和医师节,党委领导班子代表医院亲切慰问临床一线人员。四是开展五一职工趣味运动会,进一步深化了党建带群团工作。4.作风整治常态化。制定印发相关文件,扎实开展好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工作,完善修订反统方、医药代表接待管理等制度。(二)强化医院内涵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品质。1.加强医疗质量建设。落实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制定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及医疗质量提升实施方案。鼓励各临床科室开展并应用新技术,对已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对应用新技术治疗的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评价登记。2.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全年开展中医优势病种14项。中医护理方案20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10项。全年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约900多人达7000多次。新入职30名护士分三次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3.强化院感控制和传染病管理。成立了公共卫生科,配备3名专职人员。明确各科室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责任。注重突发公共传染病宣传教育,严格管理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监测与报告、死亡报告。4.药事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严格落实国家集中采购药品耗材制度,优先采购使用集采药品,保质保量完成集采任务。强化药品效期动态管理,加强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5.健全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榆阳区中医医院职工请假与考勤管理制度》、《榆阳区中医医院劳务合同》,修改出台了《榆阳区中医医院岗位工资分配方案》,为所有符合条件的聘用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6.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实施中医名师传承工作建设项目,相继开展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师带徒”工作,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设和陕西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设。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和陕西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确定培养继承人16名。二是修订榆阳区中医医院外出进修管理规定,制定2024年榆阳区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计划。三是招聘专业技术人员96名,已全部上岗。2024年3月、6月、10月三批次新分入院医生、医技人员共85人进行培训、考核以及科室轮转安排。对2024年6月之前新分入院医师、技师进行定科安排。将医师、医技人员多批派往国、省级大型三甲医院进行进修,共计64人次。选派医务人员参加短期培训132人次。7.持续推进特色专科建设。一是积极申报陕西省中医院优势特色专科建设。分批派遣全国基层名老中医继承人参加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集中理论培训。二是开展第二批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工作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三是主持开展省级中医药科研资助项目《液化益精汤治疗精液液化异常不育症临床试验观察》,现进入临床总结阶段。四是申报陕西中医药大学“院校+师承制”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并确定6名指导老师,开展院校中医药人才的带教工作。五是上报骨伤科(手足显微外科)、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争取资金17万元。(三)筑牢基础加强支撑,多维提升就医体验1.全面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上线了医保移动支付和门诊住院线上支付功能,完成了食源性和传染病的国家监测系统对接,为药剂科引入了批量扫追溯码设备,为妇产科配备了实名身份验证设备。2.加快东沙院区基础建设。明确医院的运营管理采取“一院两区”和“府院合作”或“专科联盟”的模式。与陕西省康复医院签订府院合作协议。与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与陕西健康医疗集团达成深度合作意向,正在洽谈后续合作事宜。(四)紧抓安全生产之弦,打造稳健医院基石成立医院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利用安全生产专栏、医院公众号、微信群等信息平台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及培训工作,组织职工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参加线上安全公益课。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安全应急演练20余次。(五)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推进DRG付费管理落实DRG付费工作,按时上线追溯码上传工作。配合上级部门检查并对可疑问题积极申诉,反馈的为题积极整改,不断完善医保制度,优化报销流程,保障患者利益,维护基金安全。全年共完成59254例医保患者费用的报销,累计报销2198万元,医保个人账户支出475万元。(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安排医护人员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指导。指导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开展心肺复苏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培训,举办了关于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讲座。(七)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推进各类创建工作大力宣传创卫、创文、健康医院和双拥优属示范医院的创建工作。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推动医院创文工作深入开展。规范车位、志愿者服务站点,增设母婴室、无障碍、轮椅等便民设备设施。三、存在问题(一)需为东沙新院区的启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市政相关配套设施、部分项目资金落实等工作亟待推进。(二)康复医学科、针灸科、脾胃科、骨伤科(手足显微外科)、微创泌尿外科(碎石中心)等重点专科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三)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缺少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名医。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快推进东沙院区启用。(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三)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四)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五)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医院安全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6年10月2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