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乾县>
乾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乾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08
单位名称
乾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救助,为民服务。拟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核审批及保障金发放;协调指导检查镇(街道)、村(社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住所
乾县城关镇文前巷1号
法定代表人
祝乃平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5万元
4.9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县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认真完成60年代外省精减回陕职工身份确认工作。按照市民政局安排,从1月起,督促各镇(办)民政办利用“e”救助系统对我县60年代外省精减回陕职工身份进行确认,共确认43名精减退职职工,确保了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受到伤害。二、精准识别社会救助对象。我局持续建立救助对象“主动发现”与“及时申报”两条线运行机制,确保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帮扶。开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32120258,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完善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充分发挥镇、村(居)干部、社会工作者和各行业协理员作用,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群众生活困难,做到早发现、早介入。严格按照低保、特困操作规程执行,对家庭共同生活成员人均收入超出当地低保标准,但因病、因残等刚性支出过大,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在计算家庭收入时严格扣减刚性支出、必要的就业成本等自己负担部分,进一步提高了救助水平。并及时对各镇办上报的新增低保户进行不低于30%的抽查,帮助镇(办)严格把好“四关”(入户调查关、镇办审核关、审批关、公示关),确保对象精准。三、分层实施临时救助措施。严格落实镇人民政府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今年共下拨镇办临时救助储备金206万元,对急难型救助及单次救助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委托镇人民政府审批。5000元以上的报县民政局审核审批,采取分级审批、分阶段救助、跟进救助等方式,提高救助时效。积极开展应急性、过渡性救助,截止目前,共为2779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279.97万元。四、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对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培训和指导5次,培训内容包括政策解读、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操作等,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向群众发放社会救助政策宣传页8500余份,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五、有效落实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责任。今年3月,我局在接到市局、市司法局、市中院、市检察院关于《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后,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会后各镇(办)围绕整治的八个重点,对辖区所有的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突出问题进行“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分类整理,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民政部门关于特困人员的认定政策措施,将我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了特困供养范围,截止目前,全县781名特困人员全部签订了委托照料服务协议并落实到位。六、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规范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合理确定保障标准,使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24年,为4824户12101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66628180元;为227户454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3376359元;为764户775名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发放特困金及护理费7943038元;为9户9名城市特困供养对象发放特困金及护理费174625元。七、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救助政策宣传存在死角:尽管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了社会救助政策宣传,但仍有部分困难群众对救助政策知晓度不高,不了解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和老年群体,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宣传方式针对性不强,导致他们无法及时申请救助,影响了救助政策的覆盖面和受益率。二是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任务繁重,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导致工作精力分散,难以对救助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核实和动态管理。同时,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不够系统和深入,对新政策、新要求理解掌握不够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执行政策不严格、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八、整改措施。下一步,我们将不断纠正和整治符合低保申办条件的申请人未按规定纳入保障范围的问题、整治社会救助保障金发放工作不细致、导致低保对象不能按时足额领导保障金的问题,纠正和整治监测预警信息处置不及时,专项救助分办、转介工作不到位问题,彻底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完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集中整治长效机制。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定期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参加社会救助信息化系统操作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的熟练运用程度,确保工作高效开展。二是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制定个性化宣传方案。如针对老年群体,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上门讲解的方式;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群体,减少专业术语,用案例进行直观说明。三是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还涵盖沟通技巧、调查核实方法等方面,提升工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对考核不通过者进行补考或调整岗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