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名称 | 兴平市博物馆(兴平市北塔文管所、兴平市杨双山墓文物管理所) |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历史文化。文物征集、收藏、保管、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文物保护单位及其附属文物的保护、修缮和宣传工作。 | |
| 住所 | 兴平市县门街东路29号 | |
| 法定代表人 | 马得翼 | |
| 开办资金 | 133万元 |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文化和旅游局 | |
| 资产损益情况 |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 133万元 | 144万元 |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博物馆.公益 | 从业人数 47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以来,兴平市博物馆(兴平市北塔文管所、兴平市杨双山墓文物管理所)在市委、市政府和兴平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做好文物安全、文物旅游业务和博物馆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024年度开展的具体业务情况今年以来,博物馆运营开放工作正常开展,要求每一位进馆游客进行有效身份证件信息登记,确保了博物馆安全运行,满足市民群众的参观需求。1、我馆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学习《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干部职工文物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深刻领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把学习转化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坚持24小时安全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确保了文物安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对馆内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所有设施、设备正常运行。聘请陕西联安防火中心教官对我馆全体职工进行消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遇火扑救能力。对省保单位杨双山墓危窑进行加固修复,排除了安全隐患。3、开展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设立宣传咨询点1处,在馆门前悬挂宣传横幅1条,文物宣传展板4块,发放宣传资料260份,宣传文物法律、法规,推介博物馆,义务解答群众咨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4、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与槐巷小学、西城第二幼儿园合作举办“雷锋精神映照文物瑰宝-共筑美好家园”社会实践活动,为师生讲述兴平历史,弘扬地域文化。5、为“咸阳印记”文史资料图书《文物证史博观咸阳》撰写稿件三篇,讲兴平文物故事,宣传兴平历史文化。6、参加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既定普查工作任务。7、完成博物馆基本陈列提升改造项目和兴平文庙大成殿安防工程项目。8、做好文物安全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完成清梵寺塔安防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完成馆藏碑石文物修复方案编制工作;完成馆藏零散碑石搬迁、集中保管保护工作;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完成25件馆藏一般文物修复工作;完成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隋贺若谊碑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完成杨双山墓保护项目方案编制工作。9、开展第3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利用公众号、展板进行健康科普宣传,弘扬健康风尚。10、做好防汛工作。汛期每日认真排查文庙、北塔、双山墓等文保单位的重点要害部位,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汛期整个博物馆无险情出现,平安度汛。11、绿化、美化馆内环境,对馆内花木进行定期修剪、养护。12、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狠抓责任落实。一是落实文物安全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履行交接班手续,如实填写值班日志,明确安全责任。二是做好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区域巡查。值班期间,带班领导不定时查岗,值班人员不定时巡查重点区域。三是组织职工参加消防技能培训、实地演练,使大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实践中能够熟练操作消防器材;确保馆藏文物绝对安全。13、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一是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安排,于每周五深入责任路段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维护活动;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在马嵬办张村参加秋季秸秆禁烧暨治污降霾工作;三是参加半程马拉松医疗救助服务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经济成效1、我馆自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取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2024年因博物馆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和安防项目的实施,参观人数有所下降,接待参观游客有5200人次,举办社会教育活动2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2024年我馆在文化宣传活动中,2次在馆门前设立文物法律、法规咨询点,期间悬挂宣传横幅4幅,散发宣传资料500份;2次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散发宣传资120份,增强了群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氛围,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3、实施博物馆基本陈列提升改造项目,对原有陈列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使本馆陈列展览与时俱进,更好的展示兴平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对外宣传兴平的重要窗口。三、目前我馆存在的问题1、硬件设施条件仍不完善。全馆特别是600年古建筑文庙大成殿防雷设施急需更新。2、本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主要原因是:人员构成女多男少,比例失衡,文博专门人员奇缺,现有人员中无有一人为考古学、文物保护修复和博物馆学科班出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和文物业务的开展。3、本单位管辖的清梵寺塔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地处市区当中,截至目前无任何安技防防护措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现代化安全管理的需要。4、本单位管辖的杨双山墓明经洞窑洞接檐因年久失修及后期改造,出现屋面局部漏雨、瓦件破损、山墙外倾、木构件糟朽等残损情况。但部分构件或部位出现缺失和残损状况,对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形成不利影响。四、整改措施克服上述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等不靠,努力工作做好整改。1、积极向省、市争取资金,加快完善防雷等基础设施。2、寻求市本级财政支持,解决博物馆日常运营经费问题。3、建设学习型博物馆,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从业素质,满足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的需要。4、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线上、线下业务培训,拓展继续教育渠道,提高干部职工业务工作水平。5、按照国家文博系统安全防范工程规范的有关要求,对清梵寺塔设计并建设一套技术先进,实用全面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6、杨双山墓明经洞窑洞和接檐均应采取必要的保护修缮措予以保护,消除安全隐患和后期拆改影响,确保文物建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馆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干部职工文物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措施,确保馆藏文物和文保单位安全。2、以“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为契机,开展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3、兴平清梵寺塔安全防范的迫切需要,通过对该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梵寺塔文物保护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完成清梵寺塔(北塔)安防工程方案编制上报工作。4、加强杨双山墓明经洞现状勘察与稳定性评估,对于屋面渗漏、接檐问题,完成杨双山墓保护修缮工程项目的后续跟进工作。5、完成兴平清梵寺塔防雷工程项目的后续跟进申报工作。6、持续提升博物馆环境品位,凝神聚力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7、完成上级指令性工作。 |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