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

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4:47
单位名称 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护野生动植物、湿地提供监测保障。指导管理陆生野生动物,做好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组织湿地环境监测,护救迷途受伤和患病的野生动物;全县湿地的勘察、立标及管理;对全县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南关路2号
法定代表人 李文斌
开办资金 4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万元 51.44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十年总体规划,林业局领导多方协调努力,上党组会3次,县常务会2次,组织相关十三部门进行协调,通过多方努力,最后达成一致,向市局逐级申报《陕西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24-2035年)》。2、2024年黄河流域重要湿地保护治理项目。工程内容:水系连通、分水堰、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宣传设施。现已完成工程量:水系连通,分水堰85%。3、委托大荔县产业投资公司实施朝邑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工程和盐干沟堤浒村段排水(碱)渠道疏通改造治理工程项目(完成工程量45%)。4、信访维稳。①对平罗村被淹生产路段,实施修整维护,解决了平罗村民生产安全问题。②对民主村2021年受灾群众69户死亡冬枣树进行补偿,共计116996元。③安仁镇通润村刘永宗信访事件,共计接待5次,回复刘永宗信访、市长热线6次,协商未果,现已走司法程序,县人民法院已立案。5、林长制工作。制定详细的林长工作制度与考核办法,划分责任区域,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利用公园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等多种渠道,在中心广场、朝邑湖周边村庄广泛宣传、发放资料10000余份,提高群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认知度与关注度。6、更换、修补湿地公园周围围网600余米,修补破损围栏120余处。7、根据入冬以来,芦苇逐渐干枯实际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周围芦苇荡内的垃圾、杂草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打制防火隔离带50余条,机械旋耕除草约300余亩。8、持续开展了不定期的巡逻管护活动,依法打击从事违法、乱捕乱钓现象。驱离垂钓人员余600余人,收缴地笼、粘网约90多个。9、接待工作。局主要领导申请协调,争取县财政资金18万余元,解决了两艘船的发动机大修维护和一号船的空调系统更换和更新,保证了接待工作高效完成。接待省市各级领导来朝邑湖调研指导工作30余次,其他接待320余次,共计接待人数5000余人。10、严格履行森林火灾预防、初始火扑救职责,加强宣传巡护、火源管控、物质储备维护等工作。加强生态护林员的管理培训,不断优化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巡护职责。组织现场防火演练2次。11、加大宣传力度。共发放保护湿地、野生动物宣传页1万余份,悬挂横幅30多条,刷写标语30多条,制作保护野生动物的警示牌20块,宣传牌12块。12、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修复,制订了《大荔县2024年清风行动实施方案》、《大荔县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相关文件,联合公安、市场监等部门开展了“2024清风行动”,对非法猎捕和经营野生动物易发、多发地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20次,查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1起。13、积极救助野生动物,全年救助56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3只、黑鹳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4只、大天鹅2只、灰鹤2只;三级保护动物苍鹭1只、草鹭1只、黄麂子1只等。14、加强古树名木管护,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摸底排查,经排查全县现有古树名木共195株(单株156棵,群生39棵),比2016年古树名木调查补充6株(榆树2株、国槐4株)古树。15、大力宣传湿地保护知识。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湿地保护法宣传月”“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节点,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全年共印刷湿地保护宣传资料6000多份、悬挂横幅96条、张贴宣传单3000多份、发放纸杯5000多只、抽纸1600多盒、瓶装水500多箱、制作展板50多个、发放野生动物宣传小册子2000份、野生动物图谱500份、印发保护古树名木宣传资料5000多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通过宣传为广大群众普及了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有关知识,营造了全社会关爱湿地、保护湿地的浓厚氛围。并多次被自媒体新闻、渭南电视台、大荔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2、通过对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湿地生态环境逐年变好,相继被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大荔融媒体等多家媒体报道。3、定期开展巡护,实地了解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发现人为破坏、自然灾害或病虫害情况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4、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5、可能会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增加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6、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可能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如导游、保洁、维护等岗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途径,提高了居民收入。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湿地保护宣传力度还不够,部分群众对保护湿地、野生动物、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时有乱捕乱钓、湿地乱搭乱建现象发生。2.加强游客管理,增加管理人员和志愿者数量,在园区内设置更多的提示标识,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引导,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和处罚。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加入。4、中、省、市在湿地、古树名木方面保护资金投入较少。5、执法力量薄弱,行政执法力度不够,影响湿地、野生动物、古树名木保护力度。(二)整改措施1.加强游客管理,增加管理人员和志愿者数量,在园区内设置更多的提示标识,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引导,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和处罚。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加入。3、继续加强湿地保护知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杜绝出现乱捕乱钓、湿地乱搭乱建现象发生。4、加强执法力度,普及法律法规等相关条例。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继续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加大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湿地生态变化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2.进一步提升科普教育功能,丰富科普活动形式和内容,打造更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参与度和关注度。3.探索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一些生态旅游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4.加强与周边社区、其他湿地公园及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5、积极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完成湿地恢复,野生动物监测、鸟类栖息地恢复,古树复壮目标。6、加强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