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及“三品一标”认证的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大荔县北环路7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云 | |
开办资金 | 3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9万元 | 2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强责任。召开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先后印发《关于转发《关于开展水果质量安全专项监测(风险监测)的通知》的通知》《关于开展大荔冬枣质量安全专项监测(风险监测)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督促各镇与村签订《目标责任书》,村与辖区生产主体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逐级落实监管任务与责任。召开大荔冬枣地标授权企业暨绿色生产基地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并夯实地标授权企业及“两品一标”认证企业的责任与义务,推动形成行业自治。二是保安全。积极配合大荔县冬枣质量安全专班,以安仁镇、范家镇、赵渡镇、许庄镇、两宜镇等冬枣主产区为主,在县域范围内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冬枣质量安全巡查,期间全县共计检测冬枣样品3200余批次,发放质量安全宣传资料两千余份。开展沙苑红萝卜专项监测。以红萝卜生产基地、合作社为重点,开展了质量安全专项监测,组织红萝卜协会、规模化种植基地和种植大户等召开红萝卜质量安全推进会,进一步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三是树品牌。一方面,积极组织生产经营主体和冬枣种植大户等参加“川渝之约枣香蓉城”大荔冬枣高质量发展推介会、2024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长三角推介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绿色有机地标农品”专展等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另一方面,依托中、省、市、县等主流媒体和大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大荔农检”公众号等自有平台,发布宣传报道,宣传特色品牌。同时,联合大荔县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管局、林业局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单位,先后开展地标标识使用、产品包装管理及绿色用药情况等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证后监管。四是延链条。联合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亮证”行动,严查随意开具、虚假开具和应开不开等行为,初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开具。尤其在今年的国家级风险监测和水果专项监测工作中,我县抽取样品全部合格,所有产品均能追溯至原产地与生产者,工作成效得到了部省领导的认可与肯定。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上级单位,也先后对我县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安全水平进一步夯实。2024年,全县共计检测样品10300批次,其中县级检测6913批次,镇级检测3387批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8%以上。先后顺利完成第一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国家水果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监测(冬枣)共计53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124批次、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94批次,合格率为100%。二是检测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心成功实施农产品胶体金检测技术,进一步丰富了检测手段,顺利通过2024年度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在全市首届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能比武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名同志被省农检中心评为全省农业检验检测工作先进个人。中心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代表,受邀参加农业农村部农安中心召开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项目中期工作推进会”。三是品牌价值进一步提高。我县新增绿色食品复查换证3个,有机产品复查换证2个。截止目前,全县共认证绿色食品认证11个,有机产品认证2个,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6个,认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大荔冬枣、沙苑红萝卜被纳入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大荔冬枣还被纳入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中心撰写的科普作品《“‘果’然好滋味”专题科普系列:渭北高原铁镰山,高石脆瓜美名传》,在《中国食品安全报》农安科普栏目,面向全国宣传推广。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监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领域存在镇级监管站人员变动大、力量薄弱等问题,导致工作难以持续、有效推进。二是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仍旧存在部分生产者安全生产意识、主体责任意识较差,片面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滥用催红剂和膨大剂等农业投入品,致使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二)整改措施一是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对县镇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提升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经验,确保检的出、检的准,为农产品监测提供依据。二是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和单位,加大监测力度。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禁限用农药名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为重要内容,加强对生产主体、种植大户和小农户等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聚焦“安全”普法推标。一方面,我们将以新农安法为重点,积极通过标语横幅、告知书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宣传讲解、教育引导,推动法治思维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积极扩大标准执行和应用范围,逐步引导企业、农户按标生产。二是聚焦“追溯”正本清源。我们将全面推广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平台,健全监管数据可视化展示系统。督促各镇(街道)将承诺达标合格证纳入日常巡查检查,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规范开具使用合格证,坚决杜绝代开、乱开等行为。三是聚焦“品牌”提速发展。我们将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和其余质量认证,年认证数量不少于5个。狠抓认证农产品证后监管,督促获证企业规范生产。同时,联合省农安中心,在冬枣等主要农产品成熟季,组织企业、合作社,举办或参加大型宣传推介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