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冯村中心卫生院

大荔县冯村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3-28 14:41
单位名称 大荔县冯村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预防保健、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
住所 大荔县冯村镇冯村街
法定代表人 王少锋
开办资金 29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1.22万元 125.48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冯村中心卫生院.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医疗业务1.人员配备情况。我院现有职工36人。其中,正式人员30人,临时人员6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人;行政工勤人员6人。2.业务收入情况。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全院共接诊患者4762人次,业务总收入1442253.21元。其中,住院485人次,住院收入724513.32元;门诊4277人次,门诊总收入717739.89元。3.医院建设情况。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的创建要求,我院在院务会及全体党员会议一致通过后,对我院门诊、住院楼环境进行优化,现已完成“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创建。4.医共体建设情况。结合“名医下基层”活动,总院共下派2名医生对我院进行帮扶,共计服务72人次;带教查房8次;病历指导5次;下乡入户服务36人次;进行业务授课7次;处方点评1次;配合总院开展义诊活动2次;向上转诊6人;共计派出学习人员4人,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深了医共体间的联系,加强了我院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使我院可以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二)公共卫生服务一是完善居民健康档案21780人,建档率100%。二是孕产妇管理85人,管理率100%;高危孕产妇11人,管理率100%;发放产前筛查券68人;发放叶酸468瓶,叶酸服用率100%;并对全镇129名35-64岁育龄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三是0-6岁儿童管理795人,管理率99%;筛查高危儿童11人,管理率100%。四是接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3287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2180剂次;出血热疫苗接种1010剂次。五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共举办各类健康教育咨询讲座57场次,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广大群众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和知晓率。六是完成辖区内饮用水、学校、公共场所、职业卫生、食源性疾病巡查上报工作。七是高血压患者管理3571人,健康管理率80%,血压控制率88.7%。八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1116人,健康管理率65.6%,血糖控制率88.3%。九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188人。十是为3393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并针对性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为360名适龄儿童监护人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及中医饮食起居指导。十一是辖区内全年无传染病相关病例报告。十二是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共体检3049人,体检率69%。十三是结核病健康管理8人,对本辖区3100余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结核菌素实验筛查。十四是组建六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共签约8380人。其中已脱贫人群1037户,3089人。日常工作一是对辖区内2035人进行健康素养调查。二是完成117名残疾人签约服务工作。三是完成危险因素监测问卷调查工作。四是利用“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入户服务1065人次。五是完成辖区内716名氟骨症患者免费发放治疗药物及中医理疗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县卫健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院紧紧围绕“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个主题,积极开展“患者一入院,诊疗由我办”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的办院宗旨,树立“效益就在病人的满意和笑容里”的经营观点,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广泛赞誉,为医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2024年我院共计接诊患者4762人次,村级医保报销工作运行平稳,使参保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高效开展,增强了群众的健康意识,使群众不得病或少得病,群众满意度及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较大的减少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群众减少了就医的奔波之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年来,虽然我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上级的要求和辖区群众的就医满意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医疗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2.业务用房紧张,可利用建筑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医院的深层次发展;3.乡医老龄化严重,已无法为满足高标准的信息化服务工作;4.中医药服务发展较为缓慢,群众接受程度不高。(二)整改措施我院将加快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加快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成立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加快医疗设备更新换代,满足当前医疗疾病救治需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设置抢救室,完善提高抢救能力;加强职工和乡村医生培训力度,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加大对村卫生室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院内各科室及村卫生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我院将不定期选派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联系医共体总院每月对我院职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座,提高我院职工的整体素质、临床技术和专业技能。二是优化医疗资源。积极对接医共体总院,对家庭医生团队上转的患者实行免费挂号、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结合我院发展需求,选定了“中医科”为发展重点科室,我们将以“名医下基层”活动为契机,积极争取医共体总院常年派驻人员进行帮扶指导,持续加强中医科建设。四是积极应对DIP付费。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医共体总院指导,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诊疗模式,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五是促进医疗工作高质量发展。继续以“患者一入院,诊疗由我办”活动为载体,加强人员培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全面推进我院医疗工作高质量发展。六是运用好“行走的医院”项目。将其与“家庭医生签约”有机融合,在满足签约群众的日常需求下,将健康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七是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对辖区内群众健康情况重新进行摸底,按户、按人群、按年龄建立基础信息台账,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准确、完整,并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确保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八是有序推进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按要求完成辖区3家村卫生室公址化建设。同时,运用好“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包村机制,帮助指导辖区内8家公址化卫生室完成“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评价”工作,力争2家卫生室达到“推荐标准”。九是加强乡村医生管理。根据《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活动方案》,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档案,做到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制定培训计划,利用多种形式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将乡村医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年度考核中,作为补助资金发放的重要依据,激发乡医积极性,强化乡医“健康守门人”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3700619X61052311C2101有效期限:自2020年06月30日至2025年06月2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