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名称 | 大荔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 |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化总体规划,抓好生产、市场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服务工作 | |
| 住所 | 大荔县府门前12号 | |
| 法定代表人 | 权小斌 | |
| 开办资金 | 57.01万元 |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 |
| 资产损益情况 |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 14.87万元 | 26.84万元 |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抓好项目建设,一是完成2023年项目工作:在冯村镇平王村、朝邑镇霸一村、官池镇工业园区南段黄花集团、羌白镇白村新颖现代农业园区和东城办长安屯村北实施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在韦林镇望仙村、官池镇北王马村和东城街道办埝头村完成千亿级设施农业--老旧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在冯村镇船舍村完成现代设施种植业建设提升项目。二是做好2024年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提升项目、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千亿级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工作。2.全县设施农业生产总面积44.2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72万亩、大棚36.72万亩、中小棚2.82万亩),设施总产量87.46万吨,产值65.51亿元;蔬菜总面积22.69万亩,总产量71.18万吨。3.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链主企业,已全面完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2024年蔬菜产业链建设工作。4.在大荔新颖农业园区陕西省科学院大荔基地的试验棚室对52个设施辣椒新品种进行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抗病性强、丰产性能好、适合早春茬栽培,符合市场需求的辣椒品种;在羌白镇白村、冯村镇白虎屯村进行新型生防菌剂的试验示范及棚室土壤洁净处理对土壤对根结线虫防效试验示范、不同药剂灌根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防治番茄病毒病的中草药制剂筛选。5.在设施蔬菜重点产区埝桥镇东埝村和冯村镇南堡村进行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和示范。6.引进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生物溶剂)开展对黄花菜、黄瓜的蓟马防治试验。7.邀请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陕西省科学院、西北农林专家教授,市县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及时发布各类大风、暴雨、霜冻预警及防范措施,现场发放《大荔县灾害性天气预防手册》《设施棚体建造技术规范》《露地瓜菜春季霜冻补救措施》等技术资料,提醒广大农户做好提前预防和灾后补救工作。8.积极对接县融媒体,对我县黄花菜、红萝卜、莲菜产业情况及设施农户应对灾害天气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修订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大荔黄花菜》项目进入征求意见阶段。9.举办“作物重大线虫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现场观摩会和红萝卜绿色防控试验示范现场会,累计开展“农技大讲堂”10场讲座,内容涉及新型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三改一提”等。10.按照农业农村局项目安排,为羌白镇4村、两宜镇1村共计25户科技示范主体发放肥料50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通过设施蔬菜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年实现育苗量3000万株,提升改造老旧设施100亩,提升项目区蔬菜保供能力20%,果蔬直营店年增加仓储能力35吨,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实现600亩红萝卜种植基地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年实现果蔬深加工制品2700余吨,果蔬预制品200余吨,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人数达5000余人,推动了我县设施蔬菜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通过示范推广应用“三改一提”技术、开展设施辣椒新品种进行引进试验示范、新型生防菌剂的试验示范及棚室土壤洁净处理对土壤对根结线虫防效试验示范、不同药剂灌根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助力我县设施蔬菜提质增效、上档升级。3.开展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和示范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和示范,探索适宜本地区的轻简节本高效技术模式。4.在园区和蔬菜主产镇,重点围绕黄花菜、黄瓜、番茄、辣椒、甘蓝、莲菜等蔬菜品种,就设施棚体建造、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农药科学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引进推广应用等内容,开展实地技术培训60余场次,发放资料万余份,参训群众3000余人次,帮助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百余个,为群众产业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病虫害防治、温度湿度控制、肥料施用等方面。但是,一些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对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不善,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下降。二是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当前设施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劳动力老龄化严重、标准化生产推广难度大,迫切需要针对设施农业管理方面研发相关农用机械,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农技推广部门与科研院所衔接不够,在引进成果时比较盲目、或者缺乏实用性和先进性,缺乏推广资金;多数种植户知识水平有限、管理粗放、缺乏科技意识,不愿在这方面投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农技推广机制有待完善。(二)整改措施: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加快传统设施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大力示范推广设施果蔬“三改一提”技术;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衔接,完善农技推广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提高设施作物栽培管理方面研发的相关农用机械使用率,实现全程机械化,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争取项目资金,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2.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抓好蔬菜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工作。3.加快实用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持续推进“三改一提”等技术应用推广。4.发挥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等作用,开展科研攻关,加强生产指导,加快成果转化。5.强化技术培训,培育多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6.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栽培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工作。7.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利益联结合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8.做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天气预警和生产信息报送等工作。 |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联盟会员单位、荣膺全省蔬菜产业链典型县。无诉讼投诉情况。 |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