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荔县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中心)

大荔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荔县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4:32
单位名称 大荔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荔县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乡村振兴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参与拟订乡村振兴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规划、建设标准、制度计划、考核评比等工作。
住所 大荔县花城路26号
法定代表人 魏继宏
开办资金 2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6万元 -3.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制定下发《净美大荔,喜迎新春村庄清洁活动的通知》、《大荔县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秋冬季提升方案》等文件,多次召开安排及推进会,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提升。二是突出整治重点。组织各镇办围绕今年工作重点,尤其是千万工程示范村的镇办,突出重点区域,对主干道路沿线、镇村垃圾压缩处理站、非正规垃圾填埋点,巷道污水等各自辖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整治各类乱象,确保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暴露,无卫生死角。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发放张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1200张,拍摄制作人居环境示范村微视频6期,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村民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加大督查力度。定期联合两办督查室对全县环境卫生进行督查并形成通报,重点对108国道、大华公路、大朝公路、沿黄公路等主干道路以及村巷道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街镇并要求立行立改。共督查49次,下发通报11次,发现问题239处,督促整改231处。全年共发动群众27174人次,动用机械1738台次,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3692吨,清理村内水塘1096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188.9吨,2.农村卫生改厕持续推进。一是加快户厕整村推进。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对大荔县下达的8006户改厕任务,我县结合“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及各街镇改厕实际,制定了《大荔县2024年度农村卫生改厕实施方案》,并下达各街镇改厕任务共计1万余户。具体实施由县人居办统一采购厕具,各镇村负责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二是完成问题公厕修缮。今年初,我县对全县87座村级卫生公厕进行全面摸排,发现有51座公厕出现厕具破损、墙体沉降、‌多处裂纹、‌渗水、‌内墙墙面脱落等问题。经过县委、县政府同意,对51座问题公厕进行了修缮,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部完成,修缮好的卫生公厕经验收后移交至镇村,要求镇村建立公厕管护办法,确保有专人管、定时清、无异味。三是建立改厕档案台账。在实施农村卫生改厕的同时,组织镇村做好一户一档、一村一档的建档立卡工作,为检查验收和改厕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统一定制张贴了卫生改厕标识,明确了抽粪服务、投诉电话的信息资料,方便了群众需求。3.垃圾污水治理有效提升。开展垃圾收集站点问题排查检修工作,确保垃圾收集站点运转正常。开展常态化巡查及整改工作,清理取缔非正规垃圾点246个,确保垃圾收集倾倒流程规范有序。完成安仁镇龙门村、赵渡镇乐合村等7个污水处理站的设施维修。建设冯村镇雷寨村、船舍村,埝桥镇南高迁村、同堤村,段家育红村等5个污水处理站。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农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农村从普遍脏乱差转变为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二是农民环境卫生观念显著提升,参与整治积极性逐步增强。通过政策宣讲、培训宣传等,宣传规范处理残次瓜果、腐烂瓜果的正确方法,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村民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共同为打造美丽宜居的农村环境贡献力量。三是卫生改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改造农村户厕10000户,大幅提高了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四是建立了农村厕所信息化智能管护APP,对全县所有农户改厕信息入户摸排,上传存储电子档案,通过APP的运用,能够实时精准掌握厕所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等关键信息,大幅提高了我县管护工作的及时性与针对性,确保农村厕所始终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长效机制不完善。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农村仍存在脏乱差的情况,部分污水处理末端设施运行不佳,影响环境整治效果。二是公益设施维护困难。近年来建成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村级公益设施,后期维护成本高。由于村级集体积累不足,市县维护费用有限,导致公益设施无人管理、维护缺失,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整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村、镇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级职责,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及奖补方案》,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三是强化督查考核。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部门、镇街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联合督查组,设立举报监督电话,通过多种方式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四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积极争取中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包装策划一批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持续推进卫生改厕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厕所使用率的前提下,持续推进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切实做好后期管护工作,让改厕户能用得上、用的放心。(二)全面提升村庄清洁水平。以“清洁乡村、净美家园”为主题,以“扫干净、摆整齐、保通畅、树形象”为基本要求,围绕“八清一改”内容,广泛动员群众打扫庭院、清洁道路、村庄,确保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暴露,无卫生死角,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三)协调推进垃圾污水治理。积极协调住建、环保,按照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坚决取缔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确保已建垃圾处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加大污水治理投入力度,完成年度污水管网项目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