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中心

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4:32
单位名称 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提高全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服务保障。承担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组织开展财政资金支出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情况、重大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并提出绩效问责和奖惩建议。
住所 大荔县洛滨大道中段
法定代表人 党斌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5万元 1.28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财政预算绩效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持续加强理论学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纪教育和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我中心多措并举,通过举办学习专栏,观看专题教育片,分享学习感悟等形式开展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强化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二)强化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我们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县级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和《项目支出绩效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压实了预算单位的工作职责,实现绩效管理工作有序运转。(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绩效理念。为有效提升绩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绩效意识,我们今年组织2期绩效管理业务培训班,重点就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监控运行、绩效自评报告撰写等方面开展讲解,参训人员600余人次。使预算绩效管理人员树立“使用资金必问效、无效必追责”的绩效理念,绩效目标编制和绩效自评报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四)强化目标审核,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财政云”预算一体化系统功能优势,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力度,优化绩效目标审核流程。截至目前,2024年度共审核281个部门(单位)1640个绩效目标,涉及财政资金37.6亿元,从源头上控制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为预算有效执行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的引导约束作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谁支出、谁自评”的原则,我们加强了绩效自评管理工作,截至目前,2024年度共审核281个部门(单位)1640个绩效目标,涉及财政资金37.6亿元,从源头上控制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为预算有效执行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的引导约束作用。按照“社会关注度高、代表性强”的原则,委托第三方机构围绕民生项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重点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2024年开展评价项目10个;整体支出评价单位2个;涉及资金3.13亿元,绩效评价数量和资金规模实现逐年递增,目前已经完成10个项目的绩效评价报告初稿,正在紧密和项目单位沟通意见,下一步我们将正式绩效评价报告反馈给预算股,着力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调整挂钩机制,将评价结果紧密运用到下年部门预算编制中。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各预算单位管理绩效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各预算单位对绩效管理的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长期以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的“重安排,轻监督;重产出,轻过程;重结果,轻绩效”的思想短期难以改变,致使完成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部分预算单位对项目自评工作意识欠缺。个别单位自评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在项目完成时及时开展自评,导致自评报告内容不完善,数字前后不相符,不能客观的对项目的绩效作出合理的评价,自评工作滞后。三是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机制尚未健全。绩效管理各项制度虽已建立,但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衔接,还没有真正形成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管理。(二)整改措施从树牢绩效理念、全面推进绩效事前评估、抓好预算与绩效深度融合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涵盖绩效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权责清晰、分工负责、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推动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拓宽绩效管理工作思路。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科学性、实效性,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助推财政高质量发展。我中心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一是借鉴学习先进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经验做法,拓宽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路,丰富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法。二是请有关专家对我中心业务进行全面培训,系统提升业务能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三是把加强成本管控作为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探索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逐步打造“预算编制核成本、预算执行控成本、预算完成评成本”的穿透式成本效益管理分析机制,不断提升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力和成本效益意识。2.全面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开展财政事前绩效评估是实现从事后评价到事前评估的跨越,推动绩效关口前移,从源头把好财政资金“第一道关口”。我们计划建立“预算单位+财政”双向沟通机制,在项目事前介入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从源头上遏制绩效评估不良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使财政支出决策更科学、更合理。3.抓好绩效自评提质增效。绩效自评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方式,下一步我们从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工作质效、注重结果应用等方面入手,建立“反馈+整改+通报”工作机制,对绩效自评和项目部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明确责任,积极落实整改。将绩效自评结果与完善政策、改进管理、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推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细化落实。4.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和预算安排挂钩、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责任等机制。对绩效评价等级为“优”的项目,进行绩效奖励和预算优先安排;对绩效评价等级为“差”的项目,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预算资金核减;对民生工程、发放类等项目,督促部门单位加强项目管理,提升项目质量;对未实施的项目不再安排等。实现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预算统筹能力,确保财政资源合理使用、配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