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中医医院

大荔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3-28 14:29
单位名称 大荔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大荔县迎宾大道南段84号
法定代表人 袁罕博
开办资金 428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745.15万元 26390.51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6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10月11日变更法定代表人,由李高峰变更为袁罕博。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骨二科多措并举,成功为百岁老人实施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并大胆创新,外学内创,开展了首例“颈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行“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新型业务,填补了全县空白。二是我院“儿科中医门诊”和妇科提升改造以后,服务项目不断增多,诊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加了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扩大中医特色诊疗儿科及妇科常见疾病的优势。儿科门诊区域重新布局以后,就医患者络绎不绝,针对儿童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了中医多种特色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哮喘、咳嗽、惊厥、厌食、慢性腹泻、尿床、过敏性紫癜及儿童保健等有独特优势。就诊人数较前提升达70%以上。妇科门诊经过优化升级改造焕然一新,为广大妇女同胞提供温馨优美的环境。中医妇科以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妇科内分泌疾病、不育不孕为发展方向,中西医结合继承发掘传统医学精髓。开展二十多项中医适宜技术,如中药内服外敷、中药保留灌肠、针灸、艾灸(葫芦灸、雷火灸、隔物灸、脐灸)、穴位注射、中药足浴、耳穴贴压、中药封包、中药涂擦等。三是充分发挥长安米氏流派传承工作室作用。每月特邀全国名中医、陕西省中医医院一级主任医师米烈汉教授,陕西省中医医院米氏内科主任肖洋教授,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主要传承人、陕西省名中医许建秦教授来院坐诊,进一步打造“米烈汉传承工作室”品牌,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名老中医的专家服务,也真正解决了广大患者到外地挂专家门诊难的问题。四是以雷宏斌、张百忍、王健康等名老中医为学科带头人,成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并配备中医治疗操作间,通过“传、帮、带”方式培养科室骨干,拓宽医生视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疑难疾病诊治水平,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确保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有效传递,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五是骨三科杨兴义小针刀技术独树一帜。小针刀是把中医的针灸针和西医的手术刀完美结合的一项微创手术,能为骨科等疼痛患者提供痛苦小、花费少、疗效好的治疗服务。对于颈椎病、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等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在省内外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六是加强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我院今年被授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专科联盟单位,专家薛玉泉主任医师在我院外二科门诊长期坐诊。并邀请陕西省人民医院治未病专家李忠林教授来院坐诊。突出中医特色,收到满意效果。同时,我院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契机,积极构建以县中医药为传承创新发展龙头,以基层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联盟,实现了全县26个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馆全覆盖,建成村卫生室中医阁35家,建立了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连续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健全完善新建制度6个,通过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全院医疗行为更加规范,与去年同期相比药占比、平均住院日、住院次均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处方合格率、门诊次均费用显著提升。聚焦15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重复检查检验加重群众负担的问题,我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已通过57项。自工作开展以来,共互认157人795项,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41119元。二是开展院领导接待日及“有话您请说,有事我来办”主题活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目前共接待群众28人,收集解决问题24个。有效的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患者满意度调查较整治前明显提升。三是坚持长期举办学术交流培训会。我院每两周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培训会,内容包含外出进修人员汇报、科主任授课、业务技术骨干授课、外聘专家授课等。11月11日,大荔县老年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会议在我院隆重召开,标志着我院在老年医学专业质量控制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为老年健康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月19日,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临床科研基地落户我县中医医院。并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暨学术交流会议。对于提升我院吞咽患者康复质量水平、强化我院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推动我院新学科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技术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四是创造性开展了“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年”活动,推出中医康复一体化服务、中医治未病套餐等特色服务项目。开展中医惠民夜市义诊活动、看名医、做理疗、品药膳——“喜迎新春·共筑健康路”中医药大型义诊活动,有效提升了医院的中医特色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高层次、领军型中医药人才短缺。2.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在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方面与先进医院存在差距。3.中医特色优势发挥还不够充分,部分科室对中医诊疗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二)整改措施1.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加入。加强内部人才培养,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院内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2.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进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功能的优化升级。开展护理联网+护理延伸服务,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3.进一步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培育一批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中医特色专科。以中华健康养生园为依托,重点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展示中医药产品,宣传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品牌。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筹办渭南市中医药文化活动,提高中医治疗率和患者满意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医疗服务优化。建立一支涵盖院前、院中、院后,全周期服务的专业队伍,提升群众对医院品牌的认可度、获得感和满意率。提升中医特色诊疗服务质量,重点关注“一老一小”,打造中医治未病区域指导、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技术、青少年脊柱健康三个中心,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中医治疗有效率。开设特色门诊,优化门诊流程,推行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加强导医服务,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指引。二、人才培养与引进。持续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为引领,特色骨干人才和基层优秀人才相衔接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与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开展米烈汉传承工作室师承带教及院内师承教育、学术讲座、业务培训等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引进高层次中医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待遇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医院储备优秀的后备人才。三、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细化科室职业范围,打造亚专科专业发展,规范一级科室命名,提升学科专业性。重点建设中医康复科、内分泌科、治未病科、整形美容外科,提升中医急诊急救能力,打造区域内有影响的重点专科,科内有一到两个优势病种,培育优势学科群体,争取创建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 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鼓励医务人员申报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推广。以中华健康养生园为依托,重点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展示中医药产品,宣传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品牌。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筹办渭南市中医药文化活动。以基层为重点,开展中医药服务基层行活动,立足提能力、补短板、强覆盖,推广全县村级中医药诊疗服务。对全县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打造中医治未病区域指导。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深入社区、校园、基层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在全县范围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根据区域疾病发展情况开展相应的适宜技术,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五、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优质护理资源作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高龄或失能的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孕产妇、残疾人、疾病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更好的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700524261052311A2101有效期:2025年1月15日至2030年01月1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