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苏村镇中心小学

大荔县苏村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14:29
单位名称 大荔县苏村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大荔县苏村乡洪善村
法定代表人 王彦杰
开办资金 21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2.45万元 837.98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苏村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6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8月28日变更法定代表人,由刘辉变更为王彦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五项管理。(1)确保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内外兼修、减负增效,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落实课堂教学。(2)开展作业研究,明确方向。各学校严格按照中心校制定的《苏村中心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作业研讨机制》、《作业总量控制机制》、《苏村镇中心校教学管理规程》《五项管理实施方案》等,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分层作业”;布置适当的劳动实践性作业等,落实“双减”,增强作业效能,实现育人功能。(3)抓好课后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经过两年“双减”工作摸索,各学校都有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开设科目有:经典诵读、学唱歌曲、绘画、折纸、跳绳、书法等体艺特长类辅导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立足实际,打造特色课程的精神理念。如:在苏村镇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中心小学排练了四个精彩节目,游行八个方阵,孩子们精彩纷呈的演出、井然有序的会场秩序、响彻整个校园的热烈掌声,体现了苏小师生的艺术素养和精神风貌;陈村小学锣鼓表演震撼全场,体现了陈村小学在平常的双减活动中能以传统文化为指引,不断丰富着校园课后服务的内涵与品质;槐园小学将经典诵读与扇子舞相结合,让学生在诵经典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审美观。(二)心理健康教育、体质及视力情况。我校建立了心理健康监测台账、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召开家委会、家长会、利用微信、电话、企业微信等平台和学生家长有效沟通,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实现家校共育。大荔县医院每学期为我镇小学幼儿园学生进行视力筛查,让学生了解护眼常识,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结核筛查,4月25日对学生进行了乙肝筛查。6月14日邀请心理咨询师孙哲老师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采取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影响。各小学每学期通过体育运动会,对学生体质进行了检测,我镇学生体质均已达标。(三)落实从严治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大练兵”活动,严抓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2)加强教学动态追踪。对全校教师的教案、听课录、作业批阅、辅导和上课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听取教师的随堂课,定期了解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3)加强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培训,以培训为契机,开展学习交流研讨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本学期任晓力老师赴银川参加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4)开展师德培训,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每周一次的全干会,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宣誓,集中学习红线教育、罗列典型,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并紧抓重大节日、班队会、国旗下演讲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年终考评。(四)搭建多元化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1)定期开展语数英学科大教研活动。全面梳理出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最终目的。(2)组织我校年轻骨干教师赴仁厚里教育集团参加“说课标、说教材”活动、阅读分享活动、劳动精品课、课后服务展示等活动。(3)打造思政课,进行了人人参加的录课活动,建立教学案例库,全校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取得的一些成绩。中心小学取得“三个课堂”建设优秀校;大荔县创建“思政教学创新示范校”;大创建《深度学习理念下数学课堂改革的实践研究》一星级示范校;中心小学市级课题《基于教育信息化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实践研究》获得立项,中心小学的《农村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陈村小学高秋萍主持的《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姚丹老师主持的《新课标下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措施研究》县级课题已立项;张晨老师荣获陕西省作业管理与设计二等奖、县级一等奖;张晓蜜老师在英语、姚丹老师在体育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中均荣获县级二等奖;刘瑶、张甜甜老师分别荣获市级微课与信息化教学二等奖、三等奖;任艳红老师荣获县级教学能手。(二)开展“万师进万家”活动。利用课余和星期天时间开展“万师进万家”活动,制定了《苏村中心小学开展万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我校党员教师率先垂范,示范引领,广大教职工走村入户,70余名教师进行了家访活动,对家长们提出的有关政策和问题,当面进行解释,受访家庭1000余户,组织召开家长会3次,家校共育进一步强化。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配比较少,课务颇重,导致专业体音美教师不能人尽其才,急需调整补充。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管理经验不足,需加强培训力度。(2)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较多,导致对学生关爱不足,家校共育纽带薄弱。(3)学校虽提出了培养目标、办学方向及核心价值观,但未深入教职工内心。(二)改进措施:(1)强化提质增效。各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需求和学科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将专家请进来,教师走出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加强体育、音、美,科学实验,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平。(3)学校领导班子要制定包括中青年教师在内的教师队伍发展规划;进行教师职业事业感幸福感教育,鼓励教师终生从事教师职业;创造成名成家的条件,教师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锻炼。(4)加强校园文件建设,使校园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深入教职工内心。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树立名品意识,加强特色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标识、文化墙等形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等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提升领导班子能力、班主任管理水平、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为重点,依托名师工作室、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研教改、培训学习、校际交流等方式,以学促改,狠抓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更新观念,提升教育教质量。(三)家校合作。拓宽家校沟通渠道,除了家长会等传统方式,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如建立家长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切入点,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科、每一项活动,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努力实现德育社会化、生活化、常规化、基础化、课程化,从基础抓起,追求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