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教学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教学理论、各科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的学习与研究 | |
住所 | 大荔县城北大街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欣明 | |
开办资金 | 4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7.3万元 | 93.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教学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规范教研制度,提升工作质效。出台《关于印发规范教研工作管理若干制度(试行)》及《关于印发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学术讲座管理办法(暂行)》《开展主题大教研活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2.优化评价体系,激发教育活力。根据县教体局《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对小学绿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和初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进行了研讨修订,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工具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调整。对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方面也在修订之中。3.国培省培引领,拓宽专业视野。2024年,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国培省培项目。172人次参与国培,覆盖多个教育领域;141人次参加省培。4.完成全员培训,赋能教育教学。县级教师全员培训以“1523”体系为抓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2024年1月,培训1400余名义务段和高中基础年级班主任;8月,高中、初中25个班共3158名教师,小学幼儿学段13个班共1950名教师参与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教育家精神、政策解读与教学实操等,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专业提升机会。5.推进五育并举,培育全面人才。一是思政课教学创新成效明显。二是体育美育成果丰硕。三是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6.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支持有力。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修订领导小组、建立联络机制并制定细则。为22所学校安装硬件防火墙,部分学校有电信天翼防护,校园计算机配备软件防火墙。9月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普及知识。完成设备MAC地址与IP捆绑,提供二级等保服务。4-6月检查中小学,签订责任书并下达整改意见单。7.实验教学操作考试规范有序。4月组织初中学业水平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5月完成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实验操作考试,考试前后严格督导。经调研分析,发现课后科技类社团学生参与度上升。5.网阅服务工作做到扎实细致。健全全县统一考试网上阅卷服务机制,一年来,各学段统一考试学生28986名学生参与,完成203785条条码打印、49个模板制作及同等数量试卷扫描。还为各学校提供平时考试网阅服务超30余次,涉及数万余条数据信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开展竞赛活动,激发教师潜能。积极组织各类学科竞赛与技能大赛。高中段举办高考预测卷命题比赛、“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助力高中教师精准把握高考方向,提升教学内容把控能力;初中段开展第二届中考试题“研题说题”比赛、“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设计”活动,促进初中教师对中考试题的研究,优化教学设计;小学和学前教育段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评估、“质量分析竞赛”,以及“大荔县小学第二届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全面提升小幼教师专业技能与作业管理水平。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充分点燃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2.聚焦“两考”备考,提高复课效益。高中组织各校骨干教师赴西安参加高规格的复课研讨会,优化复课策略、找准命题方向。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根据复课进度安排2次以上模拟考试。邀请心理教师为大荔中学和城郊中学的学生分层次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助力学生以良好状态迎接高考。初中进一步完善“1+3+N”复课建议,提早部署“一体化轮次复课”,细化督查“三个关键环节:一单元两研修、考练评闭环、学习力提升”的落实,针对性指导“多措并举、培优提质”有效实施。上学期末完成复课规划、建议培训、策略指导,下学期开展三轮督查,抓大攻薄、注重落实、强调体系、现场督办、成效督查。适时组织学校教学主管、骨干教师围绕中考质量提升外出参加中考研讨会培训、参观质量名校观摩学习,为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2024年,我县高考一本上线率较去年增长1.21个百分点,600分以上53人,较往年大幅度增加;中考总均分、中位分数等关键性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地理学科以较大优势领跑全市;中高考成绩持续稳居全市第一方阵。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培训方面,学校组织不力,协调沟通欠缺,教师参与不积极。2.课堂教学改革程度不一,理论成果转化浮于表面,对成果提炼与汇集重视程度不一,力度不够。3.新高考试题方向把握精准度有欠缺。(二)整改措施1.加强学科培训需求调研,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研能力,设计合理化的培训课程,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2.各级各类各层面强化培训过程性管理,对培训认真,学习积极,交流主动,创新实践的老师有激励性政策。3.学校依据教研室初中组安排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课标研读,新教材运用研讨交流会,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教学改进与行为相契合。4.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改进,各校依据校情,教情、学情研制“一节好课的标准”。5.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县级教研活动,促进其专业迅速成长;利用国培省培等培训加强学习,同时开展试题命制竞赛活动促进教师对高考命题脉络的掌握;组织各类教研活动时,对活动细节进行优化。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深入开展“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研讨活动,分学段研制“一节好课的标准”,进一步完善观课议课制度,扎实开展好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教研活动。2.深入开展全员阅读行动。组建教研员读书会,在教研室开展经典书籍全年共读活动,以教研员阅读引领学科教师阅读,以教师阅读引领和指导学生阅读。3.推进英语素养提升行动。关注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阶段性特点,做好顶层设计,贯通学段开展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提升大教研活动,加强学生英语能力展示、比赛活动,激励学生英语素养强化积累、螺旋提升。4.广泛开展学科竞赛行动。由教研室业务组研制学科竞赛的实施方案,由学科教研员指导学校教师遵循原则,合理确定竞赛内容、方式,推动学生学科素养在常态化、精准化训练中得到培养和提升。5.实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改革行动。积极开展五育融合、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教学研究工作,推动各学段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方案有效落地。6.抓实抓好初高中复课备考工作。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明确各阶段备考目标和任务,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备考指导和支持。7.做好县中提升教研攻坚突破工作。按照高考综合改革方向,聚焦县中教育质量提升,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加强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推动县中教育质量整体跃升。8.强化教学常规优化与落实。完善教学管理规程,规范教学流程,加强教学检查和评估,坚持从问题反馈和整改中促进教学常规的优化,确保教学常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9.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加强调研,做好规划,进一步完善形成国、省、市、县、校五级联动、有机互补的教师培训体系。优化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加强实践性和针对性,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质量。10.开展校本研修创优创先活动。制定校本研修工作评价标准,明确工作流程,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校本研修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11.推进教育数字化应用能力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围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和开发,进一步提升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12.健全幼小衔接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科学衔接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制定科学的幼小衔接方案,确保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13.加强思政课教学创新指导工作。制定《关于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思政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研修、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