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大荔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4:26
单位名称 大荔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防汛抗旱管理,防洪调度抗洪抢险组织,抗旱组织,防汛抗旱资金管理,防汛抗旱研究拟定
住所 大荔县府门前12号
法定代表人 张群
开办资金 29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05万元 21.59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宣传,全面部署汛前准备工作一是在“世界水日”和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我们采取悬挂横幅、刷写墙体标语、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防汛知识宣传,发放防汛抢险技术知识材料23500余份;开展镇村防汛责任人巡堤查险和山洪灾害防御培训会3场次,570余人参与。二是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24年各项任务,印发《大荔县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方案》,调整充实县防指组成人员及单位,组建救灾、巡堤查险等7个专业指挥部,县政府与22个街镇(场)及重要成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夯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各类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三是组建了1.36万余人的县级部门、镇、村、组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联合巡堤查险队伍,落实防汛抢险队伍125个8500人,落实各类抢险车辆7500多辆(台)。对全县26座防汛物料库进行清点,落实编织袋96.45万条、木桩2100根、铅丝58.7吨、备防石10.8万立方米等防汛物料。(二)积极修编防汛应急预案,落实研判防汛预警机制一是编制2024年《大荔县防汛应急预案》《大荔县抗旱应急预案》《大荔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城区防汛排涝应急预案》《水库、淤堤坝防御预案》等县级预案42套(件),专项防汛抢险保障方案15套(件),街镇预案27套(件),村级预案58套,为科学防汛抢险提供技术支撑。二是落实黄、渭、洛三河滩区47个村庄、7.3万人的传汛报汛、撤离路线、撤离车辆、安置地点,同时将黄河滩外18万亩土地划分为22块,逐地块落实镇、村、地权单位、包联部门捆绑式传汛报汛清滩撤离责任制。三是建立会商研判机制,气象、水务、河务、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共享雨水情信息,精准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叫应”“叫醒”机制直达镇村、到户到人,全面落实安全防范和转移避险措施。针对汛期以来的7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县防指及时下发安排部署文件,召集会商研判40次,发布预警信息249条,提早转移避险8个镇20个村,153户396人,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积极迎战洛河洪水,全力确保民生安全一是及时启动响应。根据洛河水情预警,9日6时30分,县防指下发洛河汛情预警提示函。7时30分,启动IV级防汛应急响应。12时升级为III级防汛应急响应。10日12时将防汛应急响应再次提升至II级。10月14日30分北洛河洪峰水头经段家镇乾坤湾流入我县。历时三天兩夜,洪峰平稳过境,13日9时30分终止应急响应。二是有序撤离转移。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建3个撤离工作队,深入一线进行“地毯式”排查劝导,清滩撤离沿河9个街镇1个农场1908人;撤离迁安5个镇、25个村(社区)、4805户、17413人。三是全力抢险加固。按照县指挥部领导指挥决策,整线推进南荣华下游堤防加固防御工作,新建朝邑围堤子堤120米,完成朝邑围堤6.8公里彩条布铺设。拆除沿河抽水设施269个、渡口浮桥1座,封堵农田机井232眼、穿堤建筑物36处,完成中排干渠城南排水口、畅家退水闸、西排水口封堵抽排工作。四是强化物资保障。紧急向沿河9个镇、包联部门调拨救生衣1800件、彩条布13.6万平方米、编织袋14.5万条、帐篷50顶、折叠床500张、雨鞋1100双、棉被200床、铅丝网片11000个、铁丝3吨,备防石3000立方米等抢险物资,全力做好防洪抢险准备工作。五是快速恢复生产。洪峰过境后,沿河街镇、包镇部门共计出动1556人,出动工程车辆101辆、水泵206台,组织党员群众迅速开展淤泥清理、设施修复、农田抽排等工作,共计道路清淤15.6公里,抽排积水4.2万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防汛警示教育“五走进”活动,深入防汛重点镇、村播放大荔县防汛警示教育片14场次,入户宣传338户,参与培训1139人,进一步夯实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汛责任意识。通过宣传培训,干部群众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防汛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大为提升,为防汛抗洪(旱)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展巡堤查险、工程抢险、水域救援、山洪灾害防御、撤离迁安等多领域的防汛实战演练7场次,1300余人次参与,坚持以演促训,以练备战,扛牢防洪责任。因地制宜开展防汛实战演练,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患防范意识。提升防汛抗洪抢险储备力量,确保灾区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全面清点26座防汛物料库,足额储备编织袋、木桩、铅丝、彩条布、备防石等防汛物料,为应急抢险做好后勤保障,做到防汛物资及时调度,实现了洪水灾情和干旱灾害零报告。开展河道执法专项检查,彻底清除河道范围内违章违规建筑物、堆积物等行洪障碍。清除违规种植大棚780平米,查处黄河华原工程建筑垃圾乱倒1处,清理沿黄公路渭河桥下影响行洪遗留建筑垃圾1处。有效改善了河道行洪条件,保持了河流的畅通,确保了行洪安全。成立两个检查组,对城镇内涝、地质灾害防御、水库、淤地坝、穿堤建筑物、渡口、浮桥、各镇和主要成员单位值班值守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发现隐患49处,其中:拆除违建浮桥1处,治理各类隐患23处,落实地质灾害点管控措施24处确保安全度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防汛物资储备不足。各街镇抢险物资物料储备不到位,品类不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2.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匮乏。未配备防汛抢险专业队伍,每遇汛情险情,都是紧急征调社会车辆、机械,设备等;3.防汛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储备偏低,在实际工作中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防汛抢险实战能力有待提高,急需因地制宜的开展灾害防御、防洪抢险实战演练。整改措施:1、积极补充防汛物资储备。我们深刻体会到防汛物资储备不足对每年主汛期发生险情的危害性和灾情的重要性,将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做为每年防汛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汛期到来前对现有防汛物资进行整理,建立档案,淘汰老旧物资,积极和上级部门协调防汛物资的更新补充。着重检查各镇(街道)和应急、水务、住建等单位的防汛物料储备情况,督查防汛物资储备达标且充足。2、紧抓防汛抢险队伍建设。防汛抗旱保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就是防汛抢险专业队伍的配备和能力建设,根据我县实际,组建县镇村三级防汛抢险队伍,对防汛抢险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与县境内水利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确保抢险时迅速调动各种机械和专业人力进行抢险。对我县的防汛抢险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和组织完善,步入一个新台阶。3、抓实业务知识培训,深化业务练兵。邀请省市防汛抗旱资深专家,对我县各镇(街)、成员单位进行“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培训;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知识培训;不定期深入黄、渭、洛三河前线进行实地勘察与学习探讨,将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有效促进全员提升业务能力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组织进行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御应对技能培训,召开全县防汛抢险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四、下一步工作思路我们决心在省防总、市防指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应急管理局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夯实各级各类防汛责任,强化雨情水情监测预警,持续抓好风险隐患治理和各类实战演练,扎实备汛、周密防范、有效应对,切实做到“汛情不至,备汛不止”,下一步具体工作如下:1.汛前全面部署,夯实各级责任。精心筹备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来年各项防汛工作任务,调整充实县防指组成人员及单位,组建救灾、巡堤查险等专业指挥部,完成与22个街镇(场)及重要成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夯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各类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编制修订来年县级各类防汛预案,督促指导各重要成员单位、街镇、村等完成本级预案修编工作,为科学防汛抢险提供技术支撑。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黄、渭、洛三河滩区传汛报汛、撤离路线、撤离车辆、安置地点,同时落实镇、村、地权单位、包联部门捆绑式传汛报汛清滩撤离责任制;建立会商研判机制,精准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叫应”“叫醒”机制直达镇村、到户到人,全面落实安全防范和转移避险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应急值守制度,县、街镇(农场)领导带班,全体值班人员在岗值守,保持信息畅通。2.加强隐患整治排查。督促各工程管理单位完成水毁工程修复,恢复工防能力,为安全度汛创造条件;做好指挥部视频会商调度系统及网络设施检修维护,及时组织电信、网络、气象等部门做好全县防汛监测预警平台、雨情水情监测点、监控站点等防汛设施维护,提升水情雨情实时监测的可靠性、准确性。以“河长制”为抓手,组织水务、河务等部门,开展河道执法专项检查,彻底清除河道范围内违章违规建筑物、堆积物等行洪障碍,有效改善了河道行洪条件。组织各街镇、部门对地质灾害风险点、水利工程隐患、水库、淤地坝、低洼易涝镇街村庄、城市内涝、危险路段以及黄渭洛三河险工险段等重点部位,开展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分别落实应急防控监测值守和工程治理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当中,确保工程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稳定。3.强化督导检查,稳妥应对突发险情。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县各街镇及防汛重点部门防汛责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防汛备汛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做到应对各类灾情险情有备无患。同时,认真总结梳理,主动查找不足,知难而进,砥砺前行,为实现安全度汛,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努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