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社会发展。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特殊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兴平市新南环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刘强 | |
开办资金 | 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1万元 | 63.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教研室围绕“守常规强管理促内涵提质量”主题活动,以“致力教研教改,促进教育发展”为目标,以落实咸阳市“三项常规”和“善导好学生本课堂”课堂改革为抓手,努力探索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积极主动服务教育大局,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取得明显成效。一、开展的工作一是落实咸阳市三项常规。2月23日,根据市教育局安排,教研室组织全体教研员参加《咸阳市中小学校三项常规基本要求》线上专题培训;3月13日,教研室邀请咸阳市教研室副主任曹有凡以“在规范中前行在探索中成长”为题解读“三项常规”,对教研室中层及以上、全市各中小学校长等进行专项培训学习;5月16日,在多项培训、集中研讨、同伴对学、自主研学的基础上,教研室对全体教研员“三项常规”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了测试,进一步促进了“三项常规”内化于心。10月份、11月份,教研室协同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三项常规落实情况通过深入课堂、查阅资料、师生座谈、校领导汇报等形式进行专项调研。二是开展“市级大教研”活动。市教研室以“市级大教研”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示范课活动,充分发挥兴平名师、各级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基层学科教师教学发展。上半年,教研室分学段组织“市级大教研”活动7次,涉及各个学段多个学科;下半年,市教研室统筹安排,于10月9日,下发了《兴平市2024—2025学年中小学市级大教研活动安排》,以共同体为单位,为一线教师搭建学科教学交流平台,通过聚焦课堂、以讲促研,以研促教的方式,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和谐课堂生态。3月13日,教研室召开了“善导好学生本课堂”义务教育课堂改革启动及培训会,就《兴平市中小学推进“善导好学生本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了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和措施要求,提出了“三车驱动、三力保障”技术路线,即通过“学历案、学习小组、班级文化”三驾马车、“名师引领力、校本教研力和制度执行力”三大能力,促进和保障课改的深入推进,将“善导好学生本课堂”这一理念植入各学校。10月10日、17日、31日和11月27日,教研室协同市教育局在对全市中小学三项常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的同时,对义务段18所课改学校在“善导好学生本课堂”课改实践成效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指导。12月17日,市教研室分学段分别在兴化学校和秦岭小学举行了“善导好学生本课堂”市级教学展示和经验交流分享活动。三是开展“说题大赛”活动。4月13日,市教研室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初中教师“说题大赛”活动,大赛邀请省级知名中考研究专家现场指导,通过课堂展示、专家点评、专题报告等形式,帮助我市初中毕业年级教师及时掌握中考命题趋势,切实把握好每一轮复课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中考复课效率。四是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活动.6月12日,按照咸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要求,在校级推荐、共同体选拔的基础上,市教研室组织开展了兴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市级决赛,本次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方式,引领教师积极探索跨学科、主题式、项目化教学,着力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再提升。五是开展“新高考备考研讨会”活动。12月14日,市教研室举办了“兴平市2025年新高考备考研讨会”。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各学科专家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就高考改革方向、命题趋势、复习策略优化及不同学生的扶弱、固中、培优路径等展开深入剖析,为参会的教师提供了极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复课备考指引。六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4月—6月,9月份、11月和12月份,初中科、小教科分别组织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化学、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名师上示范课、作专题报告以及现场交流等方式,指导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情况。21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公布了2024年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结果的通知》,我市高中46名教师、初中23名教师、小学38名获奖。本次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方式,引领教师积极探索跨学科、主题式、项目化教学,着力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再提升。(二)信息科技(信息技术)教学大赛获奖情况。6月12日—13日,我市7名教师参加了“咸阳、西安、商洛等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科技(信息技术)教学大赛活动,经专家评委线下集中评审,我市4名教师获奖。(三)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展示活动获奖情况。9月11日,市教研室进行了2024年中小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练兵”市级决赛,共有40名教师获奖,10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咸阳市级大赛,其中8名教师分别获得咸阳市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标兵”“教学骨干”荣誉称号。(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获奖情况。9月27日市教研室邀请各学段相关学科专家进行集中评审,我市总获奖作品84个,推荐参加咸阳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作品43个,其中总获奖作品22个,综合优秀个人1个。(五)公开课展评情况。于11月8日—14日分学段开展了市级公开课展评活动,认定196节为兴平市级公开课,上报参加咸阳公开课展评活动作品中,最终认定15节为咸阳市级公开课。三、存在的问题课改理念传播与接受度不高。尽管提出了“善导好学生本课堂”的改革理念,并通过研讨会和培训会进行了解读,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或学校对新理念的理解不深、接受度不高,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不同学校之间对于“善导好学生本课堂”课改实践的成效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学校可能因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未能有效推进。教研员三项常规学习深度不足。2024年咸阳市修订了教学管理、教学、学生学习三项常规,我室人员积极学习,根据闭卷考试情况来看,教研员对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掌握的较好,均能达到80分以上,对管理常规了解较少,学习的不深入,提高空间较大。四、整改措施(一)强化理念宣传与培训。继续加强关于“善导好学生本课堂”理念的宣传与培训工作。通过组织更多的专题讲座、线上课程等方式,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刻理解这一理念的核心价值.针对不同学校存在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例如,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可以提供额外的教学资源;对于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则可以通过名师带徒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此外,还可以建立一对一辅导机制,为有需要的学校指派专门的责任人负责指导和支持。(二)继续加强三项常规学习。教研室将继续加强对三项常规的落实力度,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研讨学习活动,不断提升教研员的业务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制订科室及个人工作计划2、开学教学工作检查3、义务段相关年级质量调研4、各教育共同体及学校上交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召开各学段学科中心组会议,安排本学期学科组工作6、教研员政治学习及业务能力提升培训7、各学段教学常规工作检查8、学前段“市级大教研”活动9、高初中毕业年级复课工作专项调研10、小学段语数英“送教下乡”活动11、学前段“市级大教研”活动12、咸阳市高三二模13、九年级一模14、召开“咸阳市高三二模”质量分析会15、中考复课备考专题研讨会16、教研员政治学习及业务能力提升培训17、各学段教学常规工作检查18、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组考工作19、初中段“市级大教研”活动(学科待定)20、小学段“市级大教研”活动(英语学科)21、学前段“市级大教研”活动(艺术领域)22、教研员业务大练兵23、咸阳市高三三模24、期中教学质量阶段性自测(九年级二模)25、教研员政治学习及业务能力提升培训26、各学段教学常规工作检查27、召开“咸阳市高三三模”质量分析会28、做好初中“理化生实验测试”组考工作29、初中段“市级大教研”活动30、小学段“市级大教研”活动31、开展名师引领送教下园活动32、教研员政治学习及业务能力提升培训33、高初中毕业年级复课备考工作督导检查34、九年级三模35、中考复课备考专题研讨会36、各校课题组工作进展及课题资料整理情况督查37、教研员政治学习及业务能力提升培训38、高二年级教学工作检查39、小学段语数英“送教下乡”活动40、开展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41、期末质量调研42、期末质量分析43、期末各项工作总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