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企业财务管理所

大荔县企业财务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5-03-28 14:13
单位名称 大荔县企业财务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县级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汇总、分析及上报;编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年终决算。
住所 大荔县洛滨大道中段
法定代表人 李刚毅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5万元 0.98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企业财务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加强专精特新工业倍增计划培育,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根据国家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结合工作实际,我所会同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各种渠道对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开展宣传和指导,让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通过提供对接平台鼓励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领域,围绕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为大企业、大项目协作配套,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合作共赢同发展;指导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制造装备、专精特新等方面的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确保惠企政策红利落到实处发挥成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强发展信心。按照省市对“专精特新”申报要求,2024年7月我们联合工信局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筛选和初审,最终上报2户新增企业,完成今年申报任务。紧扣工业主导型县定位,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全力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2、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扶持力度。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是政府为支持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展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2024年4月,按照《陕西省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文件要求,市局调整了该项业务的操作流程,由原来县级支付贴息资金变更为市级直接拨付,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划分也随之变化,我们由原来的资金拨付及监管,变成了数据审核(由人社局及各经办银行提供)及上报,对此项业务开展情况的统计考核也由原来的县级变为市级。所以2024年下半年,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宣传贴息政策的同时,重点做好各项数据审核及上报。3、强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提高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质效。2024年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预算数7891万元,较上年增加1439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3193.2万元、省级补贴资金2145.75万元、市级补贴资金637.4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93.43万元及农户承担1621.2万元。通过召开农险工作联席会,有针对性的解决承保及理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规范了各承保公司的工作流程,提高了种植险种比例,有力的保障了农险工作的有序推进。尤其是7、8月,我县洛河沿岸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各承保公司迅速响应,启动大灾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开通绿色理赔通道,确保赔偿款及时送达受灾群众手中,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农民收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4、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并获批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获得奖补资金3000万元。按照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要求,协调启成担保公司做好各项考核指标,通过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提升财政支持我县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质效,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024年按照《陕西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设备购置)奖补项目》和《2024年渭南市工业倍增计划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会同工信部门对项目申报的企业进行筛选,经与县工信部门联合初审,符合条件18户企业;其中:1、设备更新项目6户;2、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项目4户;3、支持产业集群发展1户;4、称号、配套奖励类4户;5、专精特新项目3户。2024年争取上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14.5万元,其中: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34.5万元、对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20万元,省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项目奖励资金40万元,市级工业倍增计划项目资金669万元,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认定奖励项目资金50万元。2、截止12月底农业保险总保费:7889.3万元;种植业98.88万亩、保费2646.83万元;养殖业55.31万头、保费2618.52万元;其中:中央补贴3364.87万元、省级补贴2198.72万元、市级653.01万元、县级298.57万元。理赔情况:总赔付金额5193.79万元;种植业赔付3242.32万元、养殖业赔付1951.47万元,惠及17个镇106个村。3、2024年12月份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发放228笔,发放4530.1万元。其中: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共发放8笔,发放金额1797.1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000余人。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共发放220笔2733万元。其中:个户一对一担保发放41笔850万元,互联互保发放179笔1883万元,。其中包含,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脱贫劳动力19人、退役军人1人、高校毕业生1人。帮助600余人创业人员享受创业优惠政策。4、截止12月底已拨付普惠金融示范县奖补资金3000万元已全部下达,其中2000万元已拨付大荔县启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用于注册资本金,着力改善我县支小支农融资发展环境,促进形成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个别承保机构从事农业保险人员较少,没有建立综合的镇村服务机构,服务水平与全县农业保险服务要求有差距。二是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覆盖面镇办之间不均衡。三是农业保险存在着理赔难的问题。农业保险理赔涉及千家万户,往往存在受灾面积较大情况,理赔只能划分2-3个标准,而各户因灾受损情况不同,易引起承保公司与农户的理赔矛盾。(二)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丰富农业保险险种,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有力的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一是健全基层服务体系。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承保公司驻镇(街道)、村服务机构,设立统一农业保险综合服务机构。二是切实提高农户投保积极性。承保公司要采用发放政策宣传单、村镇醒目位置安架广告牌等有效形式,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宣传,切实提高农户政策知晓率,提高农民承保积极性,力争实现政策性保险险种全覆盖。三是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效。鼓励保险公司加强科技手段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推进业务线上化,多种方式解决痛点难点,促进农业保险理赔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农业强县建设。下一步工作思路企财所目前工作主要有三大项:各类企业项目申报及上级奖补资金拨付及监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资金拨付及监管、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审核等三类。1、做好省级创新“农业保险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大荔冬枣)”申报工作。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县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在中省市规定的险种里,除了小麦、玉米、养殖及设施大棚,我县的主导产业冬枣无法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补助。我们多次向省市反应这一实际情况,并联合县农业局多次进行调研核实,在确认我县实际种植面积42万亩的基础上,多次测算单位保费及保额的规模,并将多种测算方案及时向省市汇报,力争将“大荔冬枣”纳入202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内。按照目前与省市对接进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大荔冬枣)险种申报成功后,将在24年基础上增加上级补助资金1500万元,这也是企财所25年的亮点工作规划。在稳步扩面、增品、提标的基础上,我们将围绕惠农支农目标,合理规划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优先顺序,保障好主粮、育肥猪及大荔冬枣等主要农产品和地方首位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全力保障财政部门在工业企业项目申报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引导工业企业项目申报方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项目申报,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做好项目初审与筛选。会同相关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从财务状况、项目可行性、资金预算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申报项目符合要求和财政资金支持方向,提高申报质量和成功率。二是做好组织协调与服务。联合其他部门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向企业传达申报通知和要求,解答疑问,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企业准备申报材料,提高申报效率。三是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和合规使用,同时开展绩效评价,评估项目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为后续政策调整和资金分配提供依据。3、发挥县级财政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县人社局、金融机构的衔接沟通,协调简化审批流程,缩短贷款时限,提高贷款办理效率,认真做好贴息资金的管理工作,确保上级贴息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贷款效用,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稳步开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创业担保贷款的投放力度,提高金融机构参与创业贷款市场的积极性,增加对创业者的信贷支持,促进创业就业和实体经济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