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失业人员提供服务保障。失业人员的就业提供培训与安置,就业人员和企业搭建用工平台。 | |
住所 |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锋 | |
开办资金 | 6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2.96万元 | 427.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11月27日变更法定代表人,由薛婉丽变更为李锋。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办实事、破难题,就业工作走上新高度。1、依托“大荔人社”“秦云就业”等抖音平台、微信网络平台,打造“云上探岗”系列活动,创新采用“线下招聘会、线上来带岗”复合新模式,扎实落实全年各类招聘活动。举办“春风行动”、“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会4期,汇集岗位8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其中“春风行动”招聘会线上直播点击观看累计浏览量10.4万人次;2、强化窗口服务效能,做好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全年审核线上线下就失业登记2844人,常态化开展登记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工作,累计服务人数650人,解决就业150人;3、强化零工驿站平台基础建设,注入灵活就业新活力。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驿站就建设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做大配强“零工市场(驿站)”软硬件设施,建设1个“零工市场小程序”,建成“园区式官池驿站”、“车站式西城街道驿站”、“前站后厂式安仁驿站”、“冬枣小镇零工驿站”、“许庄镇零工驿站”,一个市场五个驿站,为县内灵活就业群众提供求职平台。冬枣小镇零工驿站、许庄镇零工驿站现目前都已投入使用。全年求职登记4627余人,就业人员2867余人;4、加强劳务协作,拓宽转移就业力度。3月18日,盐城市盐都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副主任带领相关工作人员赴我县开展劳务协作交流座谈会,双方分别对各自产业发展、企业用工、就业整体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经双方友好协商,签订了《2024年劳务对接合作协议书》,此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陕西大荔-江苏盐都劳务协作工作的全面开局。(二)出实绩、优服务,创新创业开创新局面。1、常态化开展创业专家基层行活动。零距离为我县水产户、种殖户、养殖户等创业者“把脉问诊”进行水产绿色生态养殖、冬枣病虫害防治、果园秋冬季管理、炭疽病预防等知识通过专家讲座、座谈问诊、实地走访、入户指导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惠及范家镇、段家镇、许庄镇等5个镇(办),参与人数210人次,帮助群众在种植养殖方面提高管理水平,拓宽了经营思路,对我县产业及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一次性创业补贴办理更加严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宣传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指导符合政策人员完成申请办理,开展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埝桥、朝邑等5个镇办实体店考察审核,现办理11人一次性创业资料审理;3、开展创业创新项目培优提升活动。遴选带动就业人数较多、项目发展前景良好、企业注册时间5年内的优秀创业项目,共遴选出“心为农产销对接服务平台”“大荔炉齿面”两个创业项目,根据创业项目不同特点和企业发展需求,分类指导完成项目路演方案,参加渭南市创业创新项目培优提升活动。“心为农产销对接服务平台”项目在这次活动中获得前八的成绩,荣获优秀项目奖。(三)、下实功、促转型,培训工作完成新目标。1、健全培训制度,改进培训方式。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培训+实训+就业”形式,以学用结合、座谈交流、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学员上课热情,提高培训效率;2、对接实训基地,提高就业机率。持续发挥“培训+鉴定+就业”作用,发挥县妇幼保健院医养母婴保健中心实训基地和就业安置作用,全年共计参加实训30余人;3、紧盯养老护理方面市场需求,成功开办首期养老护理培训班,与八家企业沟通协调,为学员搭建就业平台,积极促成“结业即就业”全链式服务;4、创新工作方式,开通宣传窗口。通过大荔人社、微大荔、个人微信、抖音等媒介大力宣传就业培训相关政策,使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不出家门也能掌握到培训信息。同时通过“春风行动”大型招聘活动、大荔人社“走出机关服务一线”等活动,发放训练中心简介及培训招聘信息,进行现场招聘有意向的培训学员;5、创业能力培训质量不断提升。今年我们在原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基础上开通了抖音直播、抖音视频宣传,访问咨询量大幅提升,其中多条视频浏览量突破5万人次。组织创业能力培训,并开展电商创业能力实地参观学习活动,学员收获颇大。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全县外出转移劳动力50126人,完成目标任务5万人的100.2%;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1749人,完成目标任务1500人的116.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56人,完成目标任务550人101.1%;累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8期共计293人。认真探索劳务品牌新路子,围绕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规模化输出,完善劳务品牌建设机制,创建了3个县级劳务品牌和3个市级劳务品牌,累计带动就业创业4万余人,创经济收入2600余万元。举办“春风行动”、“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会4期,汇集岗位8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其中“春风行动”招聘会线上直播点击观看累计浏览量10.4万人次。建设1个“零工市场小程序”,建成“园区式官池驿站”、“车站式西城街道驿站”、“前站后厂式安仁驿站”、“冬枣小镇零工驿站”、“许庄镇零工驿站”,一个市场五个驿站,全年求职登记4627余人,就业人员2867余人。零距离为我县水产户、种殖户、养殖户等创业者“把脉问诊”进行水产绿色生态养殖、冬枣病虫害防治、果园秋冬季管理、炭疽病预防等知识通过专家讲座、座谈问诊、实地走访、入户指导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惠及范家镇、段家镇、许庄镇等5个镇(办),参与人数210人次,帮助群众在种植养殖方面提高管理水平,拓宽了经营思路,对我县产业及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基层老龄化现象,业务能力不足。部分镇(办)及村(社区)信息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精力不足的问题,思想观念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2、就业情况不够稳定。培训结束时有意向就业的学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用工协议,但经过用人单位试用后,存在双方不满意,导致培训结束时签订的就业协议未能实现稳定就业;3、创业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机构具有创业资质老师3名,老师负责工作任务较多,培训开展时,有不够用的现象。(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信息员综合素质提升,加强培训工作,多组织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2、加强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确保培训内容紧贴市场追求,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和课程体系;3、积极同市上联系,协调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师资引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优服务,打好基础稳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为重点,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统筹做好三类群体就业,全面完成承担市、县的各项目标任务,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搭平台,转移输出帮就业。1、办好全年各类招聘活动,实现岗位推介无死角,政策宣传全覆盖;2、充分发挥零工市场作用,以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为依托,深挖县内零工缺口,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3、结合县人社局“走出机关、服务一线”活动,以送岗进村入户的方式长期坚持开展“岗位政策送上门,服务群众零距离”帮扶活动,通过贴近群众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收。(三)强措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1、建立企业优秀项目库。根据省市关于创业方面要求,深挖本地创业就业项目,建立我县企业优秀项目库,完善跟踪指导服务,实行“一条龙”创业服务模式。2、继续挖掘创业事迹,推广宣传创业先进典型,让全社会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形成勇于创新、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四)提技能,增强本领促就业。1、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宣传力度,结合群众培训意愿和需求,扎实开展灵活多样、实用性强、课程丰富的培训;2、发挥“同州月嫂”劳务品牌职能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学员需求,增加新培训课程,提升学员综合技能,培养优秀的月嫂专业团队。发挥劳务输出基地作用,加强劳务合作力度,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