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大数据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做好县政府公众信息网站的运行和维护,搞好信息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 |
住所 | 大荔县府门前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云 | |
开办资金 | 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07万元 | 21.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大数据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规范高效运营数字运行中心。建立标准的运营体系,成立数字运行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能,目前,运行中心共有12名工作人员,接待了中省市县交流、考察等23批次400余人。经过对全县21个县级自建系统平台深入研究讨论,将运营成熟、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平台农村公路信息化管养平台、数字城市视频监管平台和阳光食堂智慧监管平台信号接入运营中心;将气象哨兵信号接入运营中心,为领导调度提供天气实时情况参考;积极对接秦创原农创谷管理服务平台和5G+数字乡村平台两大试运营平台,充分发挥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职能,协助相关单位向平台归集数据,助力平台的优化升级和高水平试运营。(2)高质量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工作。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数字经济作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抓手,坚持以数字经济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紧盯省市和我县确定的陕西长石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荔宝优电子有限公司等14家数字经济企业,科学研判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做好指导服务工作。(3)持续抓好网络安全建设相关工作。狠抓机房安全监管,制定标准化机房管理制度,实行机房管理安全岗位责任制,安排专人常态化对机房温度、湿度巡检,外来网络维护人员需要负责人员陪同才能进入机房,强化机房安全管理。(4)全面强化政府网站运维工作,截至目前,共拦截攻击者1662个、拦截网络攻击10917次。持续做好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工作,安排运维部门定期对电子政务外网检修,主动把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工作做扎实,确保全县70个部门的电子政务外网畅通,93个部门的公文传输系统常态运转。截至目前,发布信息5504条。其中动态类信息2475余条、专题类858条、公开类信息1577条。互动类信息594余条(其中县长信箱共收到信件534件,已回复534件,回复率100%)。安排专人负责公文传输系统和安可系统的运维,定期对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巡查。(5)围绕线上办公,大力推广秦政通办公软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会等方式,加快了全县干部对“秦政通”应用的上手速度。当前,县政府办在工作中推广使用“秦政通”。目前,全县注册人员5066人,激活3536人。积极推动信用信息高质量报送工作,进一步强化“双公示”信息归集力度,确保我县“双公示”信息报送在全市保持前列。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按照县营商办《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的工作分工部署,我中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细化工作任务,围绕政务服务评估指标,认真梳理指标内容,及时填报上传佐证材料,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2)全力配合县委宣传部,在大型活动的宣传报道、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及服务保障网络的安全检查等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有效的发挥了对全县信息化工作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不断提高我中心发展活力。聚焦民生实事,不断完善陕西政务服务网(大荔站)的数据,逐步实现在线办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3)持续完善政府网站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新闻发布审批机制,政府网站作为县委和政府的宣传阵地之一,坚持以真实性、及时性、公正性、多样性为原则,定期开展新闻工作研讨会议,持续完善政府网站内容更新机制。及时补台补位,积极配合县委编办及各职能部门,完成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的数据上传工作,及时配合县委宣传部完成大型活动的宣传报道及高质量调研文章等内容的转载工作,不断提高我中心发展活力。(4)聚焦项目赋能经济发展关键,结合县情谋划申报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全场景智慧养老云平台、金刚石切割线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医疗卫生领域可信数据空间项目等8个数字经济项目,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数字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民生服务等领域不断融合,打造“一硬一软”产业生态。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政府网站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二是对各政务新媒体的监管有待加强。三是电子政务应急处置能力尚缺,中心机房部分设备达到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更新换代。(二)整改措施一是对每一项工作任务作了周密部暑,同时指派了督办领导,落实了责任股室和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以提升业务水平。三是采取经验交流、轮流授课的形式,谈经验、找不足、明举措,为工作人员提供相互交流、互帮互学的机会。以查找问题准确、分析原因深刻、整改措施过硬为基本要求,制定了整改方案,努力实现干部素质明显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四、下一步工作思路:我中心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全方位支撑数字化改革目标,推动公共数据平台向智能化智慧化迈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逐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按照中省市对数字经济建设工作的统筹部署要求,夯实部门责任,明确部门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动态跟进工作任务推动情况,常态关注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及时化解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稳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按照《陕西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363”陕西省数字政府总体框架和“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统分结合的层级架构,结合我县经济社会结构特色,适度超前规划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数字政府一体化、集约化建设水平。三是全力推进数字运行中心运维。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原则,运行中心持续接入运营成熟、应用多元化等优势的平台,逐步实现县级自建平台全接入,满足县委、政府日常调度需求。将“农村公路信息化管养平台”和“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列为重点展演平台,将“建的好”、“用得好”的平台优势讲出来、突出呈现出来,协调稳步提升数字运行中心服务能力,为我县数字政府建设打好基础。四是稳步推进无纸化办公普及应用。安排专人负责公文传输系统和安可系统的运维,定期对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巡查,加快推进“秦政通”应用,建成日常公文处理、事务审批、会议管理的协同办公系统,推动政务服务迈向“一网好办”。五是高标准运营政府网站。持续完善政府网站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新闻发布机制,建立政务新媒体及管理人员审批备案登记制度,加强对政务新媒体账号密码、个人信息的安全管理,六是持续优化网络安全。持续开展网络安全培训、网络应急演练活动,强化日常监测、值班值守,不断提升动态监控、主动防御、协同响应的安全技术保障能力,确保县委县政府大院网络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