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劳动保障事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社区提供就业等服务。宣传、落实相关就业再就业政策法规;社区基层平台建设;区域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 |
住所 |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文治 | |
开办资金 | 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5万元 | 12.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劳动保障事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8月2日变更法人代表,由李洁变更为李文治。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优服务促发展,推进零工平台建设。积极为有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和居家灵活就业人员推送新鸿远社区工厂、宝优电子社区工厂招聘信息。借助零工市场、微大荔、等平台积极为有就业意愿群众搜集县内县外招聘信息,提供“多频次,面对面,心帖心”的职业辅导和岗位推送。2、开展入户政策推送工作,为社区群众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政策咨询服务,将养老金缴费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创业担保贷款以及特设公益性岗位等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中。常态化在惠安小区工作信息发布群、宣传、转发零工市场对接成功的企业用工信息、招工需求,引导就业困难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走进零工市场,为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搭建桥梁。抓管理重人才,提升队伍综合实力。为推动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有序发展,我中心开展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管理情况调研工作。聘请县委党校讲师为协理员授课,提升了协理员素质能力,让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改变了固守的思维模式,培养了个体的责任感,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提升了团队的创新服务意识。对协理员进行轮岗,使理管员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及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搭平台拓资源,创新就业对接模式。1、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采取“视频推岗+直播带岗”的形式,成功举办了2场线上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推送企业招聘信息90余家,岗位750余个,行业涉及电子商务、农牧业、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直播间访问量达1.2万人次。2、线下开展大荔县人社局“进社区”、进“示范村”招聘会,现场来自不同行业的多家企业,提供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多个领域,包括销售顾问、车间一线操作工、质检员、母婴培训等就业岗位,为求职者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同时,人社局还为求职者们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小额贷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人社惠民政策咨询,招聘共吸引了1000余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00余人。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了供需对接平台,共组织开展招聘活动5场,县内外2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4500余个,行业涉及药剂师、电子商务、农牧业、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直播间访问量达1.2万人次。线下开展大荔县人社局“进社区”、进“示范村”招聘会,现场来自不同行业的多家企业,提供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多个领域,包括销售顾问、车间一线操作工、质检员、母婴培训等就业岗位,为求职者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定期开展安置群众就业排查工作,全面及时掌握辖区内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摸清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建立基础台账、数据动态管理台账,按照分类指导就业模式进行个性化帮扶,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53户1908人,其中惠安小区374户1394人。依托零工市场,整合人力资源,以“市场+工厂”模式开展手工工艺培训制作,延伸零工服务,在水果采摘季接到手提袋手工工艺加工订单。求职者可以在市场内加工,也可以居家完成,零工市场提供原材料、技术指导,按件计酬,验收合格即时结算付酬,让广大女性居家灵活就业者和用工主体相结合,为双方搭建“暖心桥、避风港”,提高居家灵活就业者收入。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帮扶政策。对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脱贫劳动力、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和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成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7万元。开展人社服务“五进”活动,我中心协同市(县)局领导班子在大荔县牧原有限公司开展了企业实地调研座谈会,现场解读、宣讲了人社相关惠企政策,将政策“及时雨”下到位,服务“雪中炭”送到点,为企业办好实事。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在日常工作中,部分工作推进落实不够细致,致使完成实效有待提高,存在倒逼式工作落实现象,以后应注重多学习,多总结,多从正向,更细致开展工作。2、企业信息了解不够细致,招聘岗位不够广泛。3、在工作中创新少,按部就班,缺乏创新。在为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宣传政策时方法少,效果还有待提升。4、有些工作人员有时业务不熟,政策掌握不清,造成群众反复在咨询,给群众造成不便。(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加强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学习组织业务工作大练兵,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2、下沉企业是应更加仔细了解深入企业信息,挖掘更多的招聘岗位为更多的求职者提供更加广泛有效的岗位信息。3、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定期举行团队会议,分享工作经验与创新思路,激发团队的创造力与凝聚力。4、针对业务不熟的员工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规定员工所需要具备的业务能力和技能;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员工能够及时获得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问题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我单位肩负着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的重任。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特制定下一步工作打算。目标任务:提升就业服务质量: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完善就业信息体系:下沉企业时仔细了解企业用工信息,挖掘更多的招聘岗位为更多的求职者提供更加广泛有效的岗位信息。拓岗位。线上线下协调发力,多形式开展招聘带岗活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供需双方匹配。深入开展人社服务进园区、进商圈、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村)“五进”活动,结合人社干部“走出机关、服务一线”行动走深走实,做到公共就业服务“月月有”“不断线”,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交流互动提供有力支撑。优措施、助企业、稳就业、重宣传,持续推进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就业援助基地建设,着力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持续发挥帮扶车间连锁效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