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官池镇官池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大荔县官池镇官池村 | |
法定代表人 | 张春锋 | |
开办资金 | 5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8.55万元 | 85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9月26日变更法定代表人,由党超峰变更为张春锋。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行为。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国师德守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及《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学习材料,继续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渭南市中小学教师六不准》,提高了教师的道德素质,规范了教风。2、抓好常规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学校管理重在过程管理,重在双常规管理,重在精细化管理。中心校坚持“抓管理求质量,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扎实、细致、科学、规范”的工作原则,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为主导,以“搞好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为目标,重视学校双常规管理。认真抓好“双常规”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细化学校管理,注重过程管理,通过“两查一评一会”,即①开学工作检查、②中期双常规大检查即学校工作精细化检查、③期末学校工作考评、④学期初总评表彰大会,将全学期管理工作连成一条线。每次检查都有安排,有记载,有反馈。中心校还制定了《“双常规”考评方案与赋分标准》,考评方案从“教师上岗、学习、备课、上课、自习辅导、作业批阅、班级管理、材料交送、论文发表、活动获奖”等方面进行考评。3、抓好学习培训工作,增强教师教研教改能力。根据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问题,我镇非常注重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大家共同学习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观摩优质教育资源、撰写教后小记、开展集体备课、研究各类教育现象,如教育评价、课堂时间分配、课堂教师评价的多样性、课堂环节衔接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实践、归纳。4、抓好安全稳控工作。我们把全镇的安全、稳控工作放在了首要位置来抓。开学初,各校都健全了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完善了安全制度及安全预案,制定了安全工作考评办法,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管理台帐》,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责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镇四所小学,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和陕西省双高双普验收评估标准,多方争取资金,大力改善学校办学面貌。一年来,学校的变化真是大。一是校容校貌,干净整洁,布局合理,教室窗明几净,充满个性,富有书香气;教师精神面貌:衣着得体,关心学生,敬业爱岗,学生精神面貌:阳光快乐,乐学思进,礼貌待人。二是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一课两操和每天锻炼1小时制度,坚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以测试促锻炼,中心校每学期组织测试一次。2024年,学校在上级部门和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获得教育局教学双超越奖,被镇政府评为“群众满意单位”,被教体局授予“名师+”最佳发展单位,渭南市“示范小餐桌”称号。学校全力以赴抓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不惜代价,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六步教学法”,彻底扭转学生的学风,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坚持立德树人,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跻身于全县中游水平,得到家长的赞许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学质量不均衡:年级、班级间教学质量差异较大,部分班级学科成绩低于镇平均水平;学生基础学科薄弱,学习习惯培养不足,后进生转化效果不明显。2、家校共育机制不完善: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家校沟通渠道单一,部分家庭教育理念与学校脱节;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家校协同教育难度大。3、特色课程开发不足:校本课程体系不够系统,缺乏特色品牌课程,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未充分满足;课后服务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未能有效结合学生兴趣与学科拓展。(二)整改措施1、精准帮扶薄弱班级:建立“校领导+教研组长”包干制,每月听评课不少于4节,重点跟踪六年级语文、数学薄弱班级;每周三下午开展“学困生补习班”,由学科教师轮流义务辅导。2、家长参与制度化:制定《家校共育章程》,明确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权利与义务(如每学期至少参与2次活动);每学期2次“家庭教育入户指导”,由班主任联合心理教师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3、课后服务多样化:从今年起开设9个兴趣社团(分艺术、体育、科技类),学生自主选课,每周二、四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实施,引入第三方机构,以“公益+低收费”模式补充特色资源。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努力提升办学条件,争取资金更新现代化教学设备,让老师最大程度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校园绿化美化活动,在校园里多植树栽花,张贴名人名言,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鼓励教师多听课、多评课、多开展公开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开展学生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争取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1、二月份讲年俗猜灯谜活动。召开全镇开学典礼,表彰上学期各类先进及成绩优异教师,制定学校、学科的各类计划。2、三月份学雷锋月活动、植树节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探究课堂质量提升。3、四月份开展学生校外远足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团队合作意识;组织教师到名校听课学习,借鉴经验,深入交流,提升业务能力。4、五月份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漂流活动,让学生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常读书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学生半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组织期中考试,查漏补缺,存在问题及时补救。5、六月份结束新课进入全面复习。6、分开学和期中、期末三次学校常规工作检查7、大讲读书之风,确保每学期每位教师配备一本读书并开展读书笔记展评。8、继续为每位学生配发一本与语文课本配套字帖,不断提高学生的写字基本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