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雁塔区中医医院(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长安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预防保健、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健康体检科。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495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佟玉琢 | |
开办资金 | 2967.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雁塔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24.41万元 | 1028.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4年12月19日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医院按照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局的领导和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注重清廉医院建设和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医院内涵建设,不断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业务开展情况(一)2024年门急诊人次:98692人次;出院人次:1042人次。医疗总收入2442.62万元。(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1、制定和完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和考核。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和反馈。门诊中药处方比例44.07%,门诊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比例21.90%,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率30.35%,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56.18%.2、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定期对病历进行抽查和点评,对存在问题的病历及时整改。2024年共检查门诊处方18519张,合格率98.6%;归档病历463份,运行病历310份,门诊病历262份,甲级病历率100%,未发现乙级、丙级病历。3、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防范机制,对医疗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整改。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三)学科建设1、加强中医专科建设,重点打造中医特色专科。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专科诊疗水平;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治疗选择。2、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二是举办学术讲座和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授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三是根据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引进了4名高级职称专家,不仅补充了我院专业技术人才,还逐步完善了人才梯队建设。3、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如中医药进社区、进校园、义诊、健康讲座等,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展示中医药历史、文化和特色疗法,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24年我院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等多个维度参与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一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使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二是优化医院管理,通过对运营效率等指标的考核,推动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增强医院的公益性,引导医院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公平的医疗服务。(五)清廉医院建设和医疗领域专项整治医院成立了清廉医院建设和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医疗领域集中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工作内容,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1、聚焦改善就医,营造清正医风。为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两医”整治和清廉医院建设。2、健全合理用药管理体系、突出重点任务、压实三方责任等3个方面对合理用药管理规定进行了明确,建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建设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和处方审核系统。3、落实七项惠民措施,执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患者从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到门诊治疗等整个门诊就医环节,原则上只挂一次号,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就医便利性。4、聚焦制度完善,营造清新行风。健全完善采购管理制度、检验结果互认及新药引进管理等8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筑牢制度屏障;从严落实内部监督审计,建立权责清晰、制衡有力、运行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5、以案为鉴,强化警示教育。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梳理剖析查处的典型案例,扎实开展院内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为鉴、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六)平安医院建设1、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医院安全巡视工作,按照规定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编制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和整改方案,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安装了一键报警系统,与公安部门建立了紧密联系,驻地民警对设备的使用以及操作也进行了相关指导。并对全院增设13处消防点位、移动消防站1处、悬挂式充电站灭火装置3组。2、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各级人员的安全培训,通过开展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的视频教学并配合实操演练,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技能。(七)公共卫生服务长安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12.57万,其中包括13所幼儿园,3所托育机构,9所大中院校和中小学,17个社区,100个小区。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辖区内服务人口125700人,2024年共新建居民健康档案8756人,居民健康档案共118953人,建档率94.63%;居民健康档案核查50144人,居民健康档案更新101024人,更新率达80.73%。健康教育服务: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作用,通过各类形式科普卫生健康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针对辖区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开展咨询和宣传,中心开展咨询活动19次(中医11次)累计受益人数达2630人次。预防接种服务:今年我辖区新出生儿童399人,建卡、建证399套,建卡建证率100%。累计接种23587针次.一类针次9655剂,二类针次13932剂。重点人群管理:做好辖区内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等人员管理,建立好健康档案并定期随访,为其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及健康指导。取得社会效益1、协助雁塔区卫健局完成中考、高考等各级各类医疗应急、社会维稳应急保障类工作;2、全区婚前免费医学体检完成7089人次;免费“两癌”筛查工作完成1625人次;孕前免费体检完成3002人次。承接雁塔区征兵体检1289人次;3、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义诊活动39次,开展“中药知识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日”、中医药进校园等各类活动,让更多人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传承中医。开展“西学中”培训26次,共计培训1378人次;中医适宜技术培训6次,共计204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39人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中医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与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部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更新不及时,导致部分服务项目无法开展。(二)改进措施1、加强中医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等,实现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同时,我院还将加强医护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2、完善科室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检查与评估,建立奖惩机制,提升医护人员质量意识;科学规划设备更新周期,及时了解设备市场动态,加速设备采购流程,保障服务项目顺利开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整合中医药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强与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二)进一步强化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医人才。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吸引更多的中医专家和学者加盟我院。同时,我院还将加强内部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临床技能。通过建立完善的师承教育体系,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后备人才。(三)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与服务。优化医院管理与服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同时,我院还将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四)进一步弘扬中医文化。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通过开展中医文化节等活动,增强员工和患者对中医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同时,我院还将加强中医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识和信任度。通过与媒体和社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5年1月9日至2030年1月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