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委员会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在职干部提供<高等教育/培训/>服务。对农村干部理论知识的培训;受有关单位委托,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承担中央、省市委各级党校函授走读班的管理和教学任务;乡镇党校专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 |
住所 | 大荔县同州新区景阳路南 | |
法定代表人 | 杨守印 | |
开办资金 | 2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5万元 | 18.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国共产党大荔县委员会党校.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校在大荔县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党委夯实主体责任,打好高质量培训基础一是加强政治保障。县委坚持把党校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切实发挥县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连续3年每年听取一次党校专题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党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党校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了党校领导班子,2024年解决了党校3名科级领导干部的职级待遇。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建立多元化抓基本培训的经费投入机制,将党校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通过党费统筹等方式解决不足部分。四是加强阵地保障。协调国资局,将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整体移交党校管理使用。(二)扎实推进基本培训,全面提升培训质效一是优化培训机制。突出新任科级领导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全覆盖”这个重点,坚持重点调训与全覆盖相结合,分级分类、分期分批组织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合理开设主体班次,全面提升培训质效。2024年,先后举办了优秀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主体班,村“一肩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等21期次,共计培训学员3350人次。承接省、市党校以及淳化等兄弟党校来荔现场教学班15批1000余人次。积极开展理论宣讲,全年宣讲53场次,受众4500余人。二是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占课时比例不少于70%,且紧跟时事政策,更新率保持在30%以上。三是坚持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去年先后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刚,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彦等县级领导分别到党校就基层党建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学员进行培训。2024年,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来党校讲课11人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来党校讲课27人次。按照基本培训方案,2025年大荔县新任科级领导干部提升履职能力主体班已于2月20日开班。(三)持续开展理论宣讲,大力传播党的声音2024年,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重大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主题,组织教师深入双泉镇、公安局、法院、西郊社区、供水公司、洛滨中学等乡镇、机关、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共计开展宣讲53场,受众4500余人,在全县形成学习贯彻落实的浓厚氛围。(四)不断加强智库建设,提升科研咨政水平强化科研咨政,通过理论研讨会、课题评审会、课题共研等形式,对教师科研选题、调研论证、论文架构、质量控制和成果转化等环节实施全流程指导,严把科研咨政质量关。2024年共向省市党校理论研讨会、渭南市委宣传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2024年度理论研讨会等征文活动选送文章35篇。其中,《大荔县赓续黄河文化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探究》等4篇论文获奖。(五)持续推进“沉浸式”现场教学,打响对外品牌不断优化现场教学流程,打造“沉浸式”现场教学精品线路,精心完善了16个以红色教育、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现场教学点。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制作教学点VR全景展示系统,“沉浸式”展现了我县在党性教育、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治理、生态农业等方面成果。今年,共接待陕西省委党校中青班,市委党校及富平、澄城县、淳化等兄弟党校各类实践教学、考察调研班15批1000余人次,受到了省、市党校领导和学员的一致好评。(六)实施师资提升工程,锻造过硬师资队伍一是实施“名师工程”。精心制定县委党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23-2025年)》,加强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引育力度,鼓励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外出比赛学习、交流研讨等各种活动,2024年共选派8名骨干教师分别到省市党校及浙江大学等地培训。二是健全“导师帮带工程”。探索“传帮带”和“多帮一”方式方法,采取集体备课、晒讲试讲、“周周小课堂”等方式,强化现有教师专业训练。三是建强“师资库工程”。2024年,我校公开招录大学生两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一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选聘了30名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党政领导干部、致富带头人和先进典型人物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充分起到了党校思想政治引领、党性锻炼熔炉的作用,不断践行为党育人,为党献策的初心和使命,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培养造就了一批忠诚干净担当、具有新发展理念的人才队伍。(二)通过理论宣讲,帮助党员干部深化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的认识,使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在基层一线得到广泛的普及和理解,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进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使党的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工作的有力保障。(三)通过现场教学,大力推介和宣传了我县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各方面的建设成就。助推了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通过深入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咨政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智库作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现象,中青年骨干教师相对较少,青年教师的知识储备有限,“实战”技能不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2.科研咨政作用发挥还不明显。部分教师撰写的调研文章,对发现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的措施,对县委决策参考作用发挥不大,咨政服务力量薄弱。3.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不健全,难以全面准确掌握培训成效。(二)整改措施1.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培训,鼓励教师深造。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丰富教学资源。2.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确保研究成果能有效应用于实际决策,对在科研咨政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积极性。3.根据培训目标,制定清晰的评估指标,制定问卷,调查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时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和讲师的反馈,观察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评估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立双向反馈机制,确保学员和讲师的反馈能够及时传递并用于改进,及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内容、方法和讲师。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抓好基本培训。根据基本培训方案,从把握培训需求,创新培训方式、健全培训评估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培训质量。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党性教育、干部能力建设、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等五个课程体系,努力打造县级精品课程3门。3、进一步加强科研咨政工作。围绕省委“三个年”,打好“八场硬仗”,县委“七个专项工作”等重点工作,精准选题、深入调研,撰写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参考价值的理论调研文章。4、加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对标省、市党校现场教学点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现场教学点各项内容,完善现场教学课程,不断提高现场教学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