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堡县地方金融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金融机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融资推介、对接服务工作;向银行金融机构发布县政府重点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信息;配合有关单位开展全县投融资合作交流服务工作;负责金融知识宣传,金融信息统计、分析工作。 | |
住所 | 吴堡县宋家川镇新建街15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宋锦武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23万元 | 11.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以来,县金融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地方金融组织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工作,较好地发挥了金融服务中心职责。现就2024年金融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024年,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投放规模持续扩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逐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难、成本高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截至12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52.85亿元,同比增长5.6%;各项贷款余额19.36亿元,较年初净增2.63亿元,同比增长15.72%,存贷比36.63%。全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9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22.68%。县融资担保机构直接融资担保481户14893.25万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工作指导。指导各金融机构深入推进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投放力度。指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融资,发挥融资担保作用,加强银企沟通对接,创新开展信用融资模式,积极扩大全县贷款投放规模。二是畅通融资渠道。督促各银行每季度召开银企座谈会,实现银企高效对接,力争促成更多融资成果,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度。三是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宣传力度。提升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对金融信贷政策的知晓率,引导市场主体科学、理性融资。截至目前,我县通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撮合交易2笔,授信金额258.4万元。(二)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一是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商贸服务企业、房地产企业、互联网新型领域等非法集资金融活动;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严格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省非法金融活动监测平台,收集处置反馈线索;截至目前,全县暂未发生新增非法集资违法行为。2014年来全县共发案两起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王爱平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贾政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两起案件现已审理终结。其中王爱平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及群众1163人,涉案金额1.4916亿元,往息抵本后尚欠集资参与户1.1742亿元,挽回损失1.29亿元。贾政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及群众518人,涉案金额2585.957万元,往息抵本后尚欠参与户1787万元,挽损777.509万元。目前两起案件尚未发生群众上访等群体性事件,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二是处置化解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组织开展农村中小银行不良贷款专项清收行动,夯实不良贷款化解处置主体责任,指导吴堡县农商银行充分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持续化解处置不良贷款和特殊资产。截至12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4810.16万元,不良率2.48%,本年度共清收不良贷款0.18亿元。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基本稳定。三是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工作。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数据报送和分析研判;完成地方金融组织2023年度审计任务;组织开展地涉企“三乱”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未发现地方金融组织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及乱收费行为;在全县开展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行动,制定《吴堡县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步骤和时间节点以及各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截止目前,我县共排查出3家地方金融组织,其中1家正常经营企业为吴堡县政信融资担保公司,2家非正常经营企业为吴堡县三星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吴堡县鑫盛源小额贷款公司,两家企业均为“严重违规经营”企业。我县通过详细排查掌握相关组织的基本情况,为后续清理规范工作奠定了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严格落实中省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精神,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导调研,持续推动全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取得新实效。截至目前,在巩衔期内,当年新增贷款534户2504.17万元;贷款余额485户2269.95万元;逾期贷款2户6.68万元,逾期率0.29%,符合将逾期率控制在0.5%以内的考核指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方面。银行机构不良贷款金额大,处置清收力度不够,全年新增不良贷款多,不良贷款到存量案件较多。(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主要是金融风险防范和服务企业融资之间的平衡问题,具体表现在:企业贷款前置条件无法落实,导致申请质押贷款难度加大;账务管理不规范,依法纳税主动性不高,导致申请信用贷款条件受限。银行创新服务模式亟待提升,结合县内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因类因户施策不够灵活;贷后监管资金流向、研判逾期风险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落实《榆林市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精神,鼓励、指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信贷服务模式,搭建银企沟通交流平台,有效解决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坚持把防范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强金融领域风险排查,严格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省非法金融活动监测平台,收集处置反馈问题,确保非法金融活动预防在先,打击精准,处置有效。紧盯并持续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化解处置,确保银行机构健康稳定发展。严格落实地方金融组织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促进地方金融组织规范运行。(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紧紧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宣传推广信贷政策,重点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农村人身意外保险等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让金融工作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价、成果人民共享。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