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乾县临平马里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乾县临平镇马里村 | |
法定代表人 | 王彦凯 | |
开办资金 | 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乾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0.27万元 | 227.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4年5月份变更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工作。1、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数学课程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鼓励教师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科学课为例,教师通过组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确保教学工作扎实推进。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活动8次,涵盖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创新、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等领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参与培训的覆盖率达到100%。开展作业展评4次,评选优秀作业、教案10篇。在上级部门检查中受到好评。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估,通过阶段性测试、期末学情分析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本学期,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稳步上升。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开发乡土特色校本课程,如《农村民俗文化探寻》《田园劳动实践》等,丰富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科技小发明比赛等活动3场,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参与学生人数累计达到全校学生总数的90%以上。3、优化校园环境与设施:新建校园小菜园、养殖角等劳动实践基地2处,占地约120平方米,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劳动乐趣。此外,还加强校园绿化美化,种植花草树木64株,校园绿化率提升至42%。4、加强家校共育合作:本学年召开家长会3次,参会家长平均每次达到学生家长总数的85%。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介绍学校教育教学举措,同时收集家长意见建议65余条,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参考。组织教师定期家访,家访覆盖率达到全校学生家庭的70%,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构建家校教育合力。5、安全工作稳步推进。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制定了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如火灾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做到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夏季防溺水教育,冬季防火安全宣传等活动。添置灭火器15个,悬挂安全标语8幅,印刷安全承诺书360份,安全宣传页800份,修订补充安全制度8份。举行安全演练7次,安全培训5次,食品安全、校车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班会、主题大会8次。加强了安全预防宣传工作,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打造了平安校园。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我校各学科平均分较上学年同期提高了5.3分,优秀率提升了16.4%。尤其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数学应用题解答方面,学生进步明显。2、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在文体、科技等活动中屡获佳绩。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生的绘画、书法、舞蹈作品精彩纷呈。运动会中,学生身体素质展现出活力。3、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独具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初步形成,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周边社区的认可。4、家校满意度提高:通过家校共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在学年末的家长问卷调查中,满意度达到92%,较上学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三、存在问题。1、师资队伍结构问题:存在学科教师不均衡现象,音、体、美专业教师短缺,部分教师老龄化严重,对新教育理念接受速度较慢。2、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设备陈旧老化,多媒体教室仅有1间,难以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图书种类单一、数量不足,图书更新少。四、整改措施。1、积极与上级教育部门沟通,争取特岗教师、支教教师名额,补充专业师资。本校内组织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帮扶”,通过老带新、新促老,加速知识更新与教学经验传承。定期开展校内教学技能竞赛,激励教师自我提升,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2、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分年度逐步申请资金购置新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广泛发动师生、校友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图书,同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采购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的图书,丰富阅读资源。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模式,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争取在部分年级试点推行。引入在线教育资源,与城市优质学校开展远程同步课堂,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加强校本教研,以乡土课程开发为重点,再打造[X]门精品校本课程,助力学生多元成长。2、持续提升师资力量: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跟踪记录教师专业发展轨迹,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提供精准依据。3、强化学校品牌塑造:总结校园文化建设经验,通过举办校园开放日、乡村研学等活动,向社会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成果。挖掘学校办学特色亮点,力争在未来两年内创建“县级农村示范小学”,吸引更多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过去一年我们努力奋进,收获成长;未来征途漫漫,责任在肩。全体师生砥砺前行,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农村小学教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