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合阳县>
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
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
发布时间:
2025-03-28 11:17
单位名称
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传承发展线腔木偶艺术。业务范围:木偶艺术表演,线腔理论的研究、交流,招收、培养艺术表演人才,改编、创作新剧目。
住所
合阳县南大街党家巷5号
法定代表人
王宏民
开办资金
66.7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贴
举办单位
合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52万元
46.63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积极参与演出,宣传合阳文化(1)按照县文旅局安排,走进黑池镇峪渠村、金峪镇黑镇社区、坊镇福德村等镇街和社区,完成2024年“龙腾盛世好戏连连”新年戏曲展演,惠及观众近万人。(2)我团走进路井镇、黑池镇、百良镇等乡镇和社区,完成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26场,受惠线上线下观众两万余人,演出效果良好,反响热烈,受到群众的热捧。(3)我团先后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了“文化陕西”(吉隆坡)旅游推介会、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加了“中国陕西文化旅游推介会”、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参加了“春雨工程”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边疆行交流演出暨文化旅游推介活动,赴浙江省平阳市参加“第九届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暨首届个人技艺专场展演”中斩获殊荣,共获得“优秀传承新人”奖、“优秀演奏员”奖、“优秀技艺传承”奖以及“优秀集体演奏”奖四个奖项。各种对外交流和推介演出,提升了合阳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4)为了有效地保护、传承提线木偶戏,积极探索文艺演出新路子,传承地方戏曲文化命脉,拓宽演出市场,我团开展“周末线戏剧场”惠民平台演出。自元月份开始,至今已演出40余场,每场台下爆满,观众赞叹不已,深受好评,真正把“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政策落到了实处,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显著提高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明程度,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5)按照文旅局安排,我团分别在合阳县文化馆演艺厅、合阳县历史文化博物馆参加文化调研、非遗宣传等活动,开展了30余场接待演出,展示了合阳特色戏曲文化。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和参加各种演出,使合阳线戏设施设备有所改善,演出队伍阵容整齐,传承机制健全,传承活动经常,精品工程得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到位,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和全面振兴计划能够迅速落实,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三、存在问题1、差额标准过低,制约线戏的保护和发展。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多年来,剧团执行的差额标准过低,极大地制约了这一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没有把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优惠政策执行到位,剧团依然处于靠市场经营、靠争取资金运作的境地。2、人才匮乏,技术岗位出现了断层。剧团至今无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制衣等专业人才,在申报舞台艺术工程扶持项目中,因关键岗位缺乏专业人才,使项目难以实施。3、宣传力度不够,财政投入不足。与其他地方院团相比,我县在推介宣传、专题策划、产业包装等方面明显滞后,存在资金缺口,给剧团在培训传承、道具制作、资料整理、宣传学习等方面带来极大困扰。四、整改措施1、剧团应多组织演员同其他院团进行艺术交流,互相学习,取其精华。2、搞好媒体宣传工作,开拓演出市场。3、多培养线戏艺术方面强势的人才,提高演员文化艺术素质,为排练剧目夯实基础。4、每月至少组织全体演职人员开展一次政治学习,提高大家的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觉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勇于创新,勤勉作为,认真研究和总结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形成可示范、可借鉴、可推广的亮点,开创新局面。五、下年计划:1、加强剧团管理,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落实职务职责;2、对招录的4名后备人才,让他们除虚心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应在业务学习方面认真、掌握技巧,提高演技水平,把他们培养成德艺双馨的线戏艺术人才;3、完成“戏曲进乡村”、“一元剧场”、“非遗进校园”及上级单位安排的各种文化调研及接待演出任务;4、积极配合省、市、县各级部门,完成各种对外交流演出,以达到宣传合阳传统文化、促进县域经济建设的目的;5、恢复排练《花柳林》、《陈平保国》两本传统剧目;6、完善木偶传习所的陈列室、展示台、制作室等,提高演出舞台和排练厅的设施设备;7、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