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东城办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管理与监督。 | |
住所 | 兴平市东环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小萍 | |
开办资金 | 788.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6.62万元 | 370.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东城办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主要工作2024年,我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核心,扎实推进各项卫生健康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体职工团结一心,按时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荣获系统内年终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一是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医院就医环境,优化诊疗区域布局,提供多种便民服务,切实解决就医“三长一短”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二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考核。加强对重点科室、环节和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制定培训计划,按时组织业务学习,邀请上级单位医师来我院开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知识等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全年共进行业务知识培训6次。继续聘请高年资的退休专家来院长期坐诊,同时积极与上级医共体总院联系,建立长期对口帮扶机制,提升我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2024年我院门诊诊疗人次6.1万余人,无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发生。全年承担局派救护任务16次。(二)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辖区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46515份,建档率达到90%。加强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体检,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今年,累计为老年人免费体检3488人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90%和91%。二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置传染病疫情。今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例,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暴发流行。积极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本年度,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3%以上,有效预防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三是健康教育与促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今年,累计举办健康讲座2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940余份,设置宣传栏14期,受益群众达10960人次。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健康科普信息,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开展。一是签约服务覆盖范围扩大: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为签约服务对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六个,深入社区、乡村开展签约服务工作。今年,累计签约居民37294人,签约率达到92%,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100%。二是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包。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中医药服务等,实现了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变。同时,为签约居民开通绿色转诊通道,优先安排上级医院就诊和住院,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四)卫生保健服务项目积极拓展。我院在提供常规医疗卫生服务之余,积极拓展婴幼儿洗浴等其他卫生保健相关的特色服务,为婴幼儿提供洗浴、体检、接种等连贯服务。通过这一服务,我们也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2024年我院婴幼儿洗浴馆累计服务婴幼儿2112人次。(五)其他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在扎实做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我院还积极推进以下工作。1.行风建设:积极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和“医德医风整治年”活动以及“践承诺、优服务、转作风、树形象”窗口服务能力提升等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2.安全生产: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及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并组织全员参加安全知识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3.创卫工作: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改善院内外环境,提升卫生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结合“医德医风整治年”、“践承诺、优服务、转作风、树形象”窗口服务能力提升、医疗领域作风专项整治等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优化服务流程,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连年获得兴平市卫健局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提升了医院知名度。三、存在问题(一)医疗设备不足,可开展项目少,加之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不多,故我院诊疗病种较单一,医务人员诊疗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二)中医药人才缺乏,很多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不了,中医药服务能力还需大力加强;(三)村医年龄普遍偏大,医院公卫临聘人员更换较频繁,服务范围为城乡结合较复杂,故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一)加强培训与学习,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和知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进行定期评估,将评估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励医务人员主动提升自身能力并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医务人员,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水平。(二)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增强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信任。加强中医药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在中药炮制、针灸推拿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优化中医药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简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居民能够便捷地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院将继续围绕市卫健局总体工作要求,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一是继续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开展讲座,内容覆盖常见疾病最新诊疗指南,每季度至少1次。并且针对不同科室需求,组织内部技能培训,每月开展1次,并进行考核。二是根据实际需求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拓宽医护人员视野,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定期考核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理论与实践考核,督促提升诊疗水平。四是认真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及操作规范,杜绝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二)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一是持续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行动”,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新需求。二是巩固提升“医德医风整治年活动”和“窗口服务能力提升活动”成效,不断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三是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将结果纳入医护人员考核,督促提升服务质量。四是积极在全院开展“六个多”服务(即多说暖心话语、多听患者心声、多为患者答疑、多替患者着想、多给患者便利、多做科普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二是加强健康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加强对健康档案信息的核实和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和共享,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效率。三是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健康管理服务流程,提高健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随访和健康指导,及时发现和干预健康问题,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水平。四是扎实做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其他公卫项目,同时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加强人员培训,并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日常监管和指导,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四)继续抓好其他各项工作。继续优化行风建设,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并积极推进创卫工作等,统筹我院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兴平市卫健局2024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