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局(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局)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局(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5-03-28 11:07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气象局(西安市灞桥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气象服务保障。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气象装备保障。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办龙湾村北
法定代表人
董长宝
开办资金
24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4.09万元
668.9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灞桥区委区政府和西安市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深入践行“9119”工作法,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项目支撑、数智赋能,聚力“三个年”活动、“八个新突破”,在推进“品质灞桥·最美城区”建设中贡献了气象智慧和力量。具体工作如下:业务开展情况1.建设灞桥樱桃气象科技小院,成立了“陕西省樱桃气象服务专家联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推进“六个一”工程建设,助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2.发挥气象科普基地作用,通过组织开展气象科普进田间、进校园、进街道活动,提高了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1名同志被区教育局聘为“科普副校长”,3人被聘为“科普辅导员”。区气象局被授予陕西省及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区科协、区科工局授予“灞桥区科普教育基地”。3.党建为魂,党纪为纲,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与气象业务工作互融互促,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干部队伍。4.提升综合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新建多要素站6套、农业小气候站2套和10套微智站,优化地面气象站网监测体系。推动气象卫星接收基地升级改造,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5.对标预报精准,不断提升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水平。依托“白鹿原之眼”工程,强化短时临近天气监测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优化灞桥区主要自然灾害应急指挥平台业务功能,提升多领域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6.拓宽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畅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通过闪信、短信云、漫道平台、“灞桥气象预报预警”“白鹿原之眼气象服务台”微信群、“灞桥天气防灾减灾”“今日灞桥”“我爱纺织城”公众号和区政府网站首页等构建全覆盖预警体系,确保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得出、送得到、叫得应、用得上”。7.优化气象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实施“智慧农业气象+”赋能行动,拓展“葡萄+气象”等服务,实施“气象护航现代化产业”增益行动,为樱桃产业、重大项目以及农业气象科技项目等提供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助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建设樱桃气象科技小院及相关项目,推动气象科技与樱桃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了樱桃产业增长;气象科普教育强化了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减少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灾害损失;党建引领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科研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不足,支撑系统还有短板。二是“十四五”规划及局区合作协议重点项目进展相对较慢。三是韧性智慧城市精密监测能力不足,专业气象服务监测网还存在盲区。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引进和培养气象科技人才,提升科研能力。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十四五”规划及局区合作协议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三是加强韧性智慧城市精密监测能力建设,优化专业气象服务监测网布局,消除盲区,提升监测精度和覆盖面。同时,加强数据共享和融合应用,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五、下一步打算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化“六型”模范机关建设,持续推进“党建+业务+文明”深度融合,不断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二是持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区域协同、社会参与”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气象人才高地,不断提升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硬实力”。三是紧跟发展需求,深度融入灞桥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粮食保丰、能源保供、交通保畅、康养旅游等关键领域和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气象+”赋能行动,优化气象服务供给,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灞桥实践新篇章贡献气象智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气象局授予“2024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被西安市气象局授予“2023年度气象业务服务先进集体”;灞桥区2023年目标责任考核高质量发展奋斗奖;灞桥区直机关“四强”党支部。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