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体教职员工拼搏奋进,求真创新,不断优化办园条件,科学规范管理,锻造德高业精师资队伍,探寻办园特色,致力提升保教质量。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各类制度科学齐全幼儿园重视制度建设,实行制度管理。全园各类制度健全,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张贴上墙。经过教代会研究修订,制定了教师量化考核细则,对教师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全方位考量。各类制度汇编成册,严格执行,落实到位,奖惩有据。(二)师德师风常抓不懈我园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幼儿充满了爱。为增强团队凝聚力,打造一支德高业精的师资队伍,一年来我们开展师德师风系列活动15次,并组织教师统一签订师德承诺书。(三)业务培训分层分级幼儿园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制定了适合园情的培训计划,一线教师培训率达100%。实行分层培训,如新入职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配班老师培训、保育老师培训等。分类培训,中层干部培训、专业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培训、保育员、炊事员培训等。既有常规培训、园本培训,也有“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学习。幼儿园依托沣西新城大王镇中心幼儿园,发挥“名校+”力量,安排协调教师进行长期跟岗和阶段性跟岗交流活动。(四)梯队成长业务精良充分挖掘教师专长,促进教师成长,初步搭建梯队雏形。对于特长老师,承担培训和社团任务,提高他人能力的同时锻炼自己。目前,教师专业成长迅速,个人规划清晰。近年来,教师论文、教学设计、微课投稿发表等获奖53篇,整个队伍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面貌。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家园携手,科学育儿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们建立了家长学校,并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家长工作,创建三位一体的家园共育工作。一是召开家委会、膳食委委会、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大大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二是通过家长会、约访谈、一对一沟通、公众号推文、视频号推送等途径,向家长和社会公众宣传科学的保教理念与知识,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三是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增进亲子情感,促进家园共育。一年来,我们利用家长学校的载体—“致真讲堂”,开展了各类教育活动12次,发表公众号推文66篇。(二)特色活动,彰显个性我园规范办园,科学保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规范的基础上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也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结合园所文化和幼儿年龄心理特点,我们已经开始了园所特色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创意美术童心童画“创意美术”是我园园本特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我园充分利用大王中心园多年来积淀的创意美术经验和园本创意美术课程体系,每周三固定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意美术活动,孩子在创作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将孩子创作的过程制作成视频二维码,家长和老师都可随时观看。一年来,幼儿的绘画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获奖292份,并在儿童刊物上发表。2、以礼立园成果初显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园位于“同礼路”,园名“同礼幼儿园”,结合这一特点,我们将“礼文化”作为我们的一项特色课程。我们利用各种节日对孩子进行礼文化的教育,在新生体验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拜师礼”,在每天的接送园时间师幼互相行礼;我们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之秦腔、茯茶、皮影”等活动,邀请秦腔演员入园表演,让老师和幼儿感受陕西秦腔文化的魅力;开展茯茶文化体验活动,让师幼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邀请幼儿进行皮影戏表演,在光影交织中探索皮影戏的魅力。通过一年的努力,“礼”文化课程已初步搭建,“礼”行为渗透至日常环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习惯成自然的坚持,让每一个“同礼娃”都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新时代儿童。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科研强园的优势还不够明显,需要下大力气探索与实践;2.教师队伍还需加强培养,尽快形成骨干梯队。(二)整改措施1.采用主题式教研、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元化形式,每月确定一个教研主题,如“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绘本教学的策略探究”等。提前收集教师在该主题下的教学困惑和问题,带着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建立教师轮流主持教研活动制度,给予每位教师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2.基于新建园,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特点,梯队搭建存在“金字塔”状,新学年继续依托一长多校的优势,内化教师队伍的指导和引领。积极接受新事物,倡导“能者上”的思想,最大化发挥教师队伍的优秀人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深入探索礼文化课程体系,延伸至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我园特有的文化建设。2.严格按照园内骨干教师遴选方案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建立健全教师队伍搭建的监督机制,完成我园骨干教师队伍的遴选工作,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落地教师梯队的做用。我们将紧紧围绕“给孩子一个纯真童年”的办园理念,秉承“致力教育本真,护航孩子成长”的办园宗旨,结合园所立意“礼”文化的设定,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