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城建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从事城建档案法规宣传,管理城建档案,为城市建设提供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文明路35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大伟 | |
开办资金 | 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65万元 | 15.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洋县城建档案馆.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洋县城建档案馆)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在单位和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城建档案法规宣传,管理城建档案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现将我馆今年工作汇报如下:(1)建章立制,强化管理。针对建筑领域“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倾向,加大了城建档案的宣传力度,结合行业特点,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推行档案报送责任书制度和专项验收制度,从工程报建入手,严把各项关口,形成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以此强化管理,推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全年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6份,占报建工程的98%。(2)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变被动为主动,搞好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结合全县开展的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及时改变工作方式,深入施工一线,跟踪检查指导城建档案业务工作,先后到20多个建设单位指导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等工作,全年发放专项验收认可书14份,参加档案专项验收20余次,切实保证城建档案专项验收制度的顺利推进。(3)邀请县域内在建项目来到城建档案馆参观学习1次,介绍了城建档案的历史沿革、馆藏特色、服务功能以及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组织了1次专题宣传,在社区发放宣传册页,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和聆听,通过活动,城建档案馆的宣传信息得到了广泛传播,扩大了城建档案馆的影响力,提高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4)全县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及管理,提升各自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对全县范围内的30多个在建工程进行跟踪业务指导和业务检查。(5)及时接收各种城建档案资料,不断丰富和扩大馆藏规模。一年来,接收了11个工程标段的档案资料,发出档案接收证明书11份。(6)严格按照洋县城建档案的分类大纲对入库的资料进行审核、分类、整编、装订、编目、入库,建立索引目录、台账。(7)严格按照“八防”要求搞好档案库房管理工作,及时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为了确保馆藏资料的安全、完整,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火、防盗、防虫、防蚀等要求,搞好防虫药品的摆放、温度的登记,定时通风等工作,先后接待查阅利用30人次,为政府节约资金约10余万元。(8)积极推进电子档案及声像档案工作,为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9)积极推进档案验收纳入工改网审批流程,全部实行网上办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保护城市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城建档案馆通过收集城市建筑、规划、市政工程等档案资料,为城市历史研究提供原始依据。通过档案展示城市演变过程,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助力打造“城市名片”。支撑科学规划与城市建设:提供历史规划数据、地质勘测报告等,辅助新规划规避既有问题。保存建筑全生命周期档案,为工程质量追溯、验收、改扩建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档案信息,减少市政工程重复开挖或资源浪费。服务民生与社会治理:为房产确权、拆迁补偿提供原始凭证,增强公众对城建档案保护的认同感。社区治理支持:为老旧社区改造、加装电梯等民生工程提供基础数据,优化政府服务。促进科研创新与教育普及:通过展览向公众传播城市建设知识,提升公民参与意识。2.经济效益:城建档案馆按照“八防”要求进行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为社会各界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为了确保馆藏资料的安全、完整,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火、防盗、防虫、防蚀等要求,搞好防虫药品的摆放、温度的登记,定时通风等工作,先后接待查阅利用30人次,为政府节约资金约10余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传统的纸质档案保存方式不仅占用大量物理空间,还容易出现损坏、遗失以及泄露等问题。资源共享与利用不足:与规划、住建等部门协同不足,公众查询渠道单一,影响城市研究和社会参与的进程。2.改进措施加大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投资和推广,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构建城建档案共享平台,开通线上查档、举办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参与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宣传方面:持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以提升公民对档案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参与度。2.建设档案管理制度方面:持续完善和推进建设档案报送责任制、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制度、认可制度以及接收制度。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在档案报送过程中的具体责任。细化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制度验收标准和流程。加强对建设工程档案认可程序的规范管理,确保认可过程的公正、透明,从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3.工程档案执法检查方面:认真组织好建设工程档案执法检查工作,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机制,确保执法检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定期和不定期派员深入各施工现场跟踪指导建设工程档案的形成情况,检查内容包括建设工程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确保档案收集与工程进度同步。5.县城改造工程相关工作方面:配合县城改造工程,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收集地下管线相关资料,主动获取地下管线工程的建设信息。对收集到的地下管线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归档,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县城改造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4.信息化管理与声像档案建设方面:积极实施信息化管理,加快声像档案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构建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将传统的纸质档案逐步转化为数字档案,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存储、检索、利用等功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5.单位内部建设方面:持续完善单位各项制度,加强内部建设。做好城建档案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优化办公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调整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同时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业务培训。6.局里分配工作方面:积极配合并及时完成局里分配的工作,对于局里分配的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内容,在工作过程中,加强与局里相关部门和其他单位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城建档案馆在城市建设中的职能作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