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合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28 11:04
单位名称 合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优化我县城市发展环境,促进我县城市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业务范围: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以及市政管理、绿化管理、交通管理、工商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
住所 合阳县西大街11号
法定代表人 王敏
开办资金 278.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合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1.11万元 282.68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7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3月变更单位住所、开办资金和法定代表人,2024年7月变更单位名称,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合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紧紧围绕城市管理中心工作,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服务民生、规范执法、科技赋能”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党建赋能,优化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城管服务关口前移,依托城管驿站,打造了6处集“管理咨询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城管会客厅,配备了雨衣、充电等便民设施,每天专人值守,按照“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流转、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的要求,及时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城管就在眼前、服务就在身边”。(二)聚焦两个创建,规范文明执法。聚焦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持续规范市容市貌秩序。开展“拉网式”、“排雷式”市容环境问题排查行动,纠正占道出店经营,取缔全城区商户私搭棚伞600余处,取缔游商流贩4000余起;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构建共管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邀请社区、街办干部共同参与,紧盯小区周边、便民市场等人流密集地段,不定时进行排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现场整改。(三)突出民生改善,打造便民市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地段,规范设置了西环广场、祥和路北、泰山路西等便民微市场,将那些无序乱摆的游商流贩,集中起来规范管理。近年来,累计新增标准化便民服务市场6处、临时便民市场13处、便民微市场5处,引导流动摊点入市经营。市场投运后,统一样式遮阳棚一字排开,充电设施配备齐全,亮化设施提档升级,容纳商户300多个。商贩在固定摊位经营,不仅解决了群众买瓜果分散、商贩生计难等一些民生难题,而且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升腾了城市烟火气。(四)坚持生态优先,治理城市顽疾。一是坚持“智慧监管+人工巡查+清单化动态管理”,目前全县24个在建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与城管平台联网,因工地扬尘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全年共计立案查处12起,处罚23.2万,因夜间违规施工问题,全年共计立案查处3起,处罚11万;二是常态开展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同时督导检查各镇街建筑垃圾排查整治情况,累计发现乱堆乱倒问题点位140处,下发督办单60份,因违规处置建筑垃圾,立案查处1起,处罚2万;三是全面启动城区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城区184家餐饮门店安装在线油烟监控设备,产生油烟420家饮食服务单位、72个流动摊贩均已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四是扎实开展违法建设“双清零”整治工作,全面消除违建存量,坚决遏制违建增量,完成14处违法建筑拆除,累计拆除面积15331㎡,完成4处违法建筑整改,整改面积110602.15㎡。(五)全面排查隐患,规范使用燃气。着力查隐患、补短板、堵漏洞,针对游商流贩、便民市场的燃气安全和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进行巡查检查,全力推进燃气领域安全稳定。一是分别对各自辖区内共计9处便民市场、121户游商流贩进行了执法检查,建立了隐患台账和整治清单,共计发现未按要求更换国标防爆减压阀、未采用金属波纹管和一罐多接等三个方面180个安全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并按照“一户一档”标准建立了燃气管理档案;二是联合公安、消防、城关街道办对流动摊贩开展执法检查3次,共计发现问题灭火器大小不统一、存在便携式灭火器和使用国标防爆减压阀压力不够等问题8个,已由县燃气专班协调整改。(六)坚持科技赋能,强化线上执法。完成建筑工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视频监控接入,与公安“雪亮工程”视频数据共享,成功接入城管平台258组视频探头,使城区内涝防控实现全方位动态监控,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安全;实时掌握城市运行状态,扎实落实网格化制度,为精准执法、精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市级互联、监控巡查和人工采集”的有效结合,全年接收网格化转办问题14313件,接收市大气污染信息化治理平台网格化工单13255件。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城管会客厅全面投入使用。集“管理咨询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城管会客厅,配备了雨衣、充电等便民设施,每天专人值守,按照“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流转、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的要求,及时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城管就在眼前、服务就在身边”。(二)便民市场改造成果显著。为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有效解决我县便民服务市场和小摊点经营分散、卫生条件差、乱摆乱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为宗旨,按照“便民利民、合理布局、疏堵结合、规范管理”的原则,在主城区背街小巷、空闲地带等可利用区域,统一规划设置便民服务市场、临时便民摊点。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城市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执法人员纪律意识不强、执法力量较为薄弱、城市乱象治理合力不够等问题。(二)整改措施。持续加强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制定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能力学习、定期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组织专题讨论等方式,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深化“721”工作法,严格落实“三项制度”,以半军事化标准加强城管执法队伍管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凝聚城管工作合力。坚持把执法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坚持以党建引领城管工作,深入推进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加强培训,强化廉政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激发城管人担当干事的内生动力。(二)巩固拓展创文成果,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开展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城市市容秩序,创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持续擦亮城管品牌,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加快便民服务市场建设,便利入城瓜农菜农,不断升腾城市烟火气。扎实搞好城管进社区活动,用“暖心”行动打通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四)不断强化部门协同,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多部门协同合作,会同交警、市监、消防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强化在建工地文明施工和建筑垃圾处置运输,严管重罚工地扬尘污染,严厉打击建筑垃圾乱堆乱倒违法行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