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合阳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1:01
单位名称 合阳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业务范围:土地承包及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指导、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业务指导。
住所 合阳县北街油巷21号
法定代表人 马宏涛
开办资金 15.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32万元 12.55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农经站.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一是推动土地流转信息备案工作,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全年登记上传平台合同23251份,审核备案18435份,流转面积11万亩。二是完成二轮承包期间失地农民情况调查及县域内应确未确情况统计。三是完成2024年度平安建设仲裁考评工作。调解土地矛盾纠纷8起,处理涉地信访2起,仲裁承包地纠纷1起。四是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情况专项排查工作,指导镇(街)做好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摸排汇总农村宅基地需求情况,及时通报县自然资源部门。五是对19个宅基地违法图斑开展调查,严格按照整改要求,完成图斑整治工作。持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高质量完成社会化服务全国试点任务,探索出“主体联合、分区实施、全域调度”合作模式,修订社会化服务综合服务指引,总结出作业卡发放,直接让利补贴等成果。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等多方面亮点工作已全面完成。公开选定2家服务主体承担本年度项目实施,全年完成小麦、玉米托管面积4.5万亩,兑付项目资金300万元。对6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小麦、玉米开展“一喷三防、一喷多促”作业服务1.4万余亩。延伸服务体系,建立3个镇级服务站、4个村级服务点,已运营并对外开展农事服务。提升审计监督村级治理水平。一是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审计。抽调镇街人员,采取“双随机”方式抽取27个村(社区)开展专项审计,审计指出整改问题82个,纠正白条入库72400元,收回违规资金51660元,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线索111个,移送纪委案件线索19起,立案4起。二是进行项目绩效审计。对10个镇(街)20个村的22个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送审金额2507.43万元,审减金额213.44万元,审减率8.51%,有效的减少了集体经济的无效支出,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三是完成纪委交办的洽川镇申东村、同家庄镇文王村及新池镇韩庄村等15个村26项审计任务。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支持体系。一是规范互助协会运行。年度发放借款2643户5112.85万元,其中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1414户2706.55万元,为1593户脱贫户贴息118.69万元,循环带动了1.5万脱贫户发展产业。收回逾期呆账12万元,确保互助协会运行规范、资金安全。二是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邮储、农行、信合多方参与“政担”合作,为县域内新型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累计提供担保152户1.2152亿元,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对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利用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宣传,全年共发放宣传彩页(传单)3万余份,有效提高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抵御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提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水平。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百万以下和衔接资金项目交易程序。2024年上半年累计发布各类产权交易信息21条,成交金额1573.72万元。其中:土地流转、物业租赁信息2起;审核、组织各类农村基本建设项目和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招标19起,成交金额1519.87万元,有效规范了农村建设项目发包行为。积极化解村级债务风险。制定下发了《省委巡视反馈合阳县村级债务问题整改方案》,县镇村三级成立工作专班,各村(社)全面摸排核查,分类登记造册,逐笔核查确认债务,核实负债金额,按照一债一档填写了《合阳县村级债务认定表》,根据村情制定了还款计划。截至目前,全县共摸排各村(社)负债19740项,涉及债务27634.24万元,共化解债务2072.67万元,化解债务占全县债务的7.50%。其中已核销债务940.39万元,核销债务总额占全县债务总额的3.40%,已偿还债务1132.27万元,偿还债务占全县债务总额的4.10%。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管理水平。指导37个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按照省厅统一标准建立名录信息,修订完善章程和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提升。对已认定的374个家庭农场完成赋码登记,引导303个家庭农场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对34个县级以上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制度上墙。对59名辅导员、161个示范主体进行专题辅导培训,并选定22名骨干辅导员赴成都参加农业农村部农干院“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会。选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家庭农场编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29个,下达扶持资金245万元,有效提升发展水平和服务带动能力。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功能,代理记账服务14家,移出异常名录库15家,补办年报17家,注销登记37家。(八)扎实开展“三资”监管集中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合同清理规范“回头看”,全县共规范完善合同2.45万份,合同总额4233万元,追缴往年欠款390.85万元。指导督促各村(社)对近年来清产核资中漏报的卫生室、配电房、集体建设用地等资产资源进行补录。进一步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底数,全县各村(社)均建立了财务会计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债权债务管控、工程项目管理四个台账。对2019年以来全部村级工程建设项目,从采购、招标、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排查,并对所涉及资料进行收集归整。为防止围标串标,购置广联达清标软件,全年共发布项目选定公告103个,中标金额9462.5万元。从农村资产管理、货币资金管理等十个方面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并督促各村(社)上墙执行。(九)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信息化。参与“陕农经”平台研发,主动承担全省平台试点应用。全域推广“镇街监管+第三方委托服务”模式,选定专业公司免费为全县215个村(社区)提供代理记账服务,全省第一批完成全域组织机构搭建、套账建立和会计初始化,共建立村级基础数据账套443个,已录入2024年财务原始凭证16538份、资源资产卡片16.12万份、清理规范后的集体经济合同2.56万份、银农直联实现全覆盖,线上支付1454笔,划转金额4806.51万元,全面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此项工作位于全省首位。(十)持续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制定出台并以县委、县政府文件下发《合阳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指导12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制定集体经济规范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从示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发展规划路径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工作,完成示范村各项创建指标要求。全年参与编制、指导实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19个、苏陕协作资金项目13个,总投资4677.5万元,有力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年度“薄弱村”已消除13个,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示范村”新增6个,已达到34个。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规范完善合同24514份,追缴往年欠款390.85万元,新增合同价款1952万元,整改完成率达到99.85%。二是大力推广“镇街监管+第三方委托服务”模式,录入当年财务原始凭证16133份、资产资源卡片27990份,规范登记集体经济合同25639份,银农直联实现全覆盖。三是编制实施19个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总投资1297.5万元;13个苏陕协作资金计划项目,总投资3380万。截止2024年底,全县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占比小于20%,新增农村集体经济“示范村”5个。四是对28个村(社区)进行交叉审计,核实不规范问题37条,向县纪委监委移交线索33条,立案13起、结案6起,党纪政务处分8人,进一步放大提升监督质效。五是为14家合作社代理记账,保证了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引导303个家庭农场注册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为355个家庭农场赋码。三、存在问题一是土地流转信息备案比例偏低,土地流转行为待进一步规范。二是个别村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不彻底,欠款收缴不到位。三是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不高,家庭农场“随手记”软件应用程度偏低,“一码通”赋码登记进度缓慢。四是具备承担全程托管服务能力的主体较少,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小,托管面积受限。五是村(社)固定资产登记不全面,台账建设不规范,财务管理方面有待提高。六是村级债务存量较高,偿还能力不足。七是个别村存在经营性资产项目闲置,收益率偏低的问题。四、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增加土地流转信息备案率;加大合同清理力度,持续做好债务化解工作;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运营水平,加大随手记的应用;增强社会化服务宣传力度,扩大托管面积;指导项目运营,增加收益率。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推动土地“三权分置”政策落实,做好全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土地矛盾,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二)进一步优化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流程,指导审批农村刚需宅基地,做好宅基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三)持续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督促各镇(街)整改合同全部录入“陕农经”平台,实现动态规范管理。(四)持续加大服务主体培育力度和宣传指导工作,拓宽服务面积。高效完成小麦、玉米农业生产托管4万亩以上。(五)强化金融支农力度,扩大宣传面,拓展合作面,优化业务流程,简化抵押担保手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获贷率。(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运营水平,加强辅导员专业素养,基本完成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随手记”记账软件注册使用。(七)持续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指导项目运营,督促进行收益分配。(八)持续推动“陕农经”平台应用,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继续完善“四个台账”建设。(九)持续做好债务化解工作,防止新增债务发生。(十)组织开展任期(任中)审计,高质量完成农村“三资”领域专项审计10件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市农经站授予全省农经工作绩效考评优秀单位;受到农业农村厅“全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突出集体”表扬通报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