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业务范围:文物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展览宣传。 | |
住所 | 合阳县东大街0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康海梅 | |
开办资金 | 118.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99万元 | 17.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博物馆.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关心指导下,合阳县博物馆始终秉持着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公众服务的热忱,创新管理,注重实效,廉洁自律,全力推进博物馆文旅融合新局面。现就整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学习强基础,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组织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内部文化塑造,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内部管理。并且注重提升专业素养,紧跟新时代新要求,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历练,不断提升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社教为引,塑造品牌优服务一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丰富公众文化体验。2024年,接待省市县各类社会团体200余场次,惠及游客9.5万余人次,微信公众号新增关注6508人,总用户数达到25215人,显著扩大了博物馆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持续打造“诗经讲堂”品牌,提升公众文化素养与学术氛围。博物馆依托“诗经讲堂”,联和各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展了70余次研学与讲座活动,共接待万余名青少年来馆参观体验,为博物馆与学校的“第二课堂”搭建起坚实的桥梁。三是深化新媒体宣传,拓展传播渠道。博物馆通过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宣传报道,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博物馆的资源推广出去,将古老文物注入了现代活力。四是展览策划推陈出新。成功举办了“新岁序开·同赴新程”元旦特色活动、“春诵夏弦·书声琅琅”百年老课本展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主题展览,展现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博物馆工作新活力。(三)志愿为心,践行服务塑品牌。按照创文要求,博物馆积极响应县创建办安排部署,做好志愿服务活动。全年累积志愿服务315天,每周服务时间达48小时。在“雷锋月”走进养老院,争当志愿服务活动的“排头兵”和“领航员”,在中秋节、七夕节博物馆延迟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丰富多彩的展览和系列社教文化活动。其中临展区“净念·雷江书画艺术展”和百年老课本展因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展品,打造了本年度服务的新亮点。(四)安全为重,压实责任保平安。博物馆始终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指导方针。一是定期组织安全隐患大检查。保卫股坚持日常安全检查,对文物库房、文物展厅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确保馆藏文物安全。二是构建立体防范体系。结合“人防、物防、技防”三者,提升馆内人员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今年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2次,防控防爆演练2次,提高了工作人员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三是推进消防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分工,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每位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同时,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建立隐患台账。四是严格落实防汛措施。博物馆在防汛工作中,明确风险点位,科学部署防汛物资。7月聚焦防汛工作薄弱环节,开展“拉网式”隐患大排查,博物馆全馆树牢“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的安全意识。(五)藏品为本,保护文物守传承。一是博物馆加大了对藏品保存环境的改善力度。引入了先进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和安防系统,确保藏品的安全与稳定。同时,加强了对藏品的日常维护和修复工作,提高了藏品的保存质量。二是文物管理保护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发放宣传彩页,加强文物保护及文物征集的宣传力度,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10月中旬,对古籍库房及文物库房进行搬迁,将新的古籍库房、文物囊匣投入使用,保证馆藏文物的完好和安全。三是用心传承文化根脉。我馆联合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开展“寻祖问根”活动,收集党氏家谱、车氏家谱、康氏族谱、张氏族谱、董氏族谱和邹氏家谱共6部15本,让这些尘封多年的民间史册有了“家”。(六)多方联动,推进“基地”强共享。历史文化博物馆作为窗口服务单位,发挥着社会教育作用,提供社会教育服务,满足公众精神需求。先后被授予渭南市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渭南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渭南市委老干局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基地、授予“追梦'渭’来星”主题思政课实践课堂、渭南市“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2024年被纳入了“五色”精品现场教学路线的“橙”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线、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以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合阳历史文化博物馆2024年,接待省市县各类社会团体200余场次,惠及游客9.5万余人次,微信公众号新增关注6508人,总用户数达到25215人,显著扩大了博物馆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打造“诗经讲堂”品牌,提升公众文化素养与学术氛围。博物馆依托“诗经讲堂”,联和各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展了70余次研学与讲座活动,共接待万余名青少年来馆参观体验,为博物馆与学校的“第二课堂”搭建起坚实的桥梁。深化新媒体宣传,拓展传播渠道。博物馆通过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宣传报道,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博物馆的资源推广出去,将古老文物注入了现代活力。展览策划推陈出新。成功举办了“新岁序开·同赴新程”元旦特色活动、“春诵夏弦·书声琅琅”百年老课本展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主题展览,展现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博物馆工作新活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工作过程中创新不够,活力不足;文物专业人才匮乏,博物馆缺乏专业人才,包括展陈设计、文物保护、教育推广、文物鉴定等多个方面;运营资金不足,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支出较大,安防消防等设施设备需日常更新维护,资金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化建设工作不力。(二)整改措施接下来我将团结全体干部职工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解决以上问题,重点要做好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鼓励大学和博物馆合作,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于博物馆事业中。拓宽博物馆的经费来源,借助社会力量进行资金筹措,同时加强博物馆的营销和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充实完善博物馆陈列布展。及时更新展品内容,增加新的文物,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不断丰富、提升博物馆展陈内容,展示博物馆的特色和亮点。二是策划诗经讲堂活动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诗经讲堂常态化活动,在重要节日期间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特色社会教育、公共教育研学、讲座等活动,提升展览水平,丰富宣教活动。三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博物馆的宣传推广,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荣誉度。四是促进融合发展,强化业务工作。加大馆校合作力度,推动文物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打造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及博物馆宣教精品课程;五是加强文物征集。严格落实《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强化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丰富革命文物、自然标本、现当代艺术、非遗等收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