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技工学校(合阳县职业培训中心)

合阳县技工学校(合阳县职业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54
单位名称 合阳县技工学校(合阳县职业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提高职业教育培训水平,促进我县就业再就业。业务范围:负责全县就业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劳动保障政策法律业务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编制和落实年度就业培训计划等工作。
住所 合阳县凤凰西路人力资源大楼6楼
法定代表人 朱国强
开办资金 9.8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万元 6.6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技工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校在人社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规范培训流程、丰富培训内容、加强机构管理、真情服务群众”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有力提升了我县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群众致富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县“培训促就业、培训稳就业”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4年我校组织各承训机构共开展工程机械、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员等各类技能培训71班次,共计培训3406人(脱贫户2516人),合格3165人,合格率达93%(脱贫劳动力合格2361人,合格率达94%),培训后就业1390人。具体如下:1.农业技术员共培训10班次497人(脱贫劳动力477人),培训合格460人(脱贫劳动力446人),就业460人;家政服务员培训20班次969人(脱贫劳动力697人),培训合格890人(脱贫劳动力640人),就业308人;中式烹调师共培训11班次551人(脱贫劳动力487人),培训合格527人(脱贫劳动力471人),就业166人;绒线编织共培训8班次395人(脱贫劳动力302人),培训合格386人(脱贫劳动力296人),就业118人;保健按摩共培训6班次265人(脱贫劳动力225人),培训合格252人(脱贫劳动力217人),就业90人;企业制培训共培训1班次41人培训合格36人;起重装卸工程机械共培训7班次316人(脱贫劳动力144人),培训合格293人(脱贫劳动力134人),就业94人;电工培训共培训2班次80人(脱贫劳动力41人),培训合格68人(脱贫劳动力32人),就业33人;电子商务共培训2班次100人(脱贫劳动力15人),培训合格90人(脱贫劳动力13人),就业30人;农艺工共培训1班次50人(脱贫劳动力42人),培训合格46人(脱贫劳动力38人),就业46人;砌筑工共培训1班次50人(脱贫劳动力15人),培训合格39人(脱贫劳动力13人),就业18人;养老护理共培训2班次92人(脱贫劳动力71人),培训合格78人(脱贫劳动力61人),就业27人。二、工作成绩及社会成效1.抓好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按照“紧盯市场、突出重点、因人而异、提高质量”的思路,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组织实施、严格过程监管、加强管理服务,紧紧围绕农民工重点群体、农村转移劳动力、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及市场需求大力开展砌筑工、工程机械、电工、按摩保健等一批群众认可度高、有效实用的热门技能培训课程。2024年我校组织各承训机构共开展工程机械、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员等各类技能培训71班次,共计培训3406人(脱贫户2516人),合格3165人,合格率达93%(脱贫劳动力合格2361人,合格率达94%),培训后就业1390人。培训效果明显。涉及2361名参训合格的脱贫劳动力生活和交通补贴均已发放至本人。2.人社工作进园区:组织辖区内培训机构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园区技校”技能培训巡回服务活动,全面推进就业技能培训直达企业。2024年来,共联系渭南商贸技工学校为陕西瑞强众联科技工贸有限公司开展为期5天的企业通用素质技能培训1班次,这次企业通用素质培训班,课程设置职业道德、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法律条文规定和消防器材的使用,保障参训学员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素养,培训结束后,经参加考试,41名参训学员成绩均达到合格以上。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群众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还不够高。虽然县委县政府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培训人员组织难,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依然很突出。比如,部分群众在思想观念、文化技能、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对技能培训的显著作用和长远意义认识不足,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并不高,把参加培训当成任务,在思想和行动上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整改措施:广泛摸底调查。注重劳动者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劳动者文化程度、就业愿望、创业意愿、技能水平等因素,进村入户,全面开展技能培训需求调查,建立分类台帐,精准制定培训“菜单”,切实提高了培训针对性和参训积极性,实现“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2.企业和劳动者培训意愿不强。企业对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不高,培训需求不大,特别是我县的企业用工多数为普工,上岗操作技能要求并不高,通过简单的短期培训或师带徒培训即可解决上岗需求,加之一线工人因为文化水平、工农兼修、家庭管护等因素,流动性特别强,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并不明显。整改措施:“两个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之效。一是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立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摸清生产企业用工需求与市场劳务供给对接不精准的问题症结与具体表现基础上,积极探索“技能培训、职业鉴定、入企就业”的订单式培训机制,实现了企业用工需求与市场劳务供给的精准对接。大力开展技能拓展培训,积极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四、2025年工作设想1.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技能培训服务圈”。2025年,我校计划联合社区打造“家门口”的技能培训服务站,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引入区域优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辖区群众需求需要量身打造技能培训课程,全面提升“15分钟技能培训服务圈”服务效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2.“四单”培训服务实现人才企业双向赋能。聚焦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推广“园区技校”技能培训服务活动。按照培训学员“点单”、职业培训中心“派单”、培训机构“接单”、企业优质岗位“订单”的培训思路,将培训点延伸到园区,利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空余时间组织员工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将职业技能、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政策法规、等多元素融入到职业技能培训里,使培训内容更全面,更适宜各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受训者的就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3.推进就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紧紧抓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就业困难人员重点群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为主要形式,开展满足不同就业形态个性化需求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求职择业能力、稳定就业能力、转岗转业能力、成功创业能力;构建“培训+就业”全链服务体系。坚持就业导向,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加强劳动者培训前就业意向和培训需求摸底、培训中培训工种和就业岗位对接匹配、培训后岗位推荐和就业跟踪帮扶,实现劳动者参加培训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