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合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51
单位名称 合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县金融合作服务。业务范围:负责银行、保险等机构的服务工作;协助组织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与全县重点项目、企业等开展银(保)政企对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住所 合阳县东大街政府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吴鹏军
开办资金 8.7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合阳县发展和改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7万元 0.82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金融服务方面1.强化银企合作,降低企业获贷成本。一是落实政银企对接制度。全年召开对接会4次,达成合作意向34笔9137万元,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双方信息对称,提高融资对接效率。二是建立月走访调研机制。联合金融机构上门走访企业25家,给予“一对一”辅导,实时协调处理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5件全力优化金融营商环境。三是发挥线上银企对接渠道。充分利用“秦信融”“陕企通”平台引导企业在线注册,目前入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645家,融资400万元。2.强化政策引导,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一是整理并汇编政策清单。印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贷产品汇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政策汇编》,定向将“三张清单”清单推送至金融机构和各类市场主体,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瓶颈。二是建立月考核工作机制。每月统计企业获得信贷情况,按月考核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工作,全面掌握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三是加快整村授信推进步伐。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实现普惠金融服务“零距离”,已为全县36109户授信54.58亿元,全面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覆盖面。四是强化金融知识宣传与普及。大力宣传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打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3.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一是创新金融贷款产品。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创新推出了“秦v贷”“惠民贷”等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二是简化贷款程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发展新型融资模式。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展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善新贷”等产品,加大对重点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4.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是加强业务培训。邀请北交所西北基地人员宣讲省级上市后备企业要求和政策,帮助企业理清思路,规范管理,提升市场化和现代化经营水平。二是主动上门服务。先后调研走访县域重点企业6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育方案。三是加大资金争取。广泛宣传《陕西省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帮助进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和上市的企业申请奖励,激发企业上市挂牌的积极性。5.聚焦脱贫人口增收,精准赋能产业发展。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多次组织召开小额信贷工作专题推进会、逾期不良防控会,常态化开展产业摸底和资金需求摸排,确保“应贷尽贷”;要求承办银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最大化满足脱贫户信贷需求。二是加大催收力度。坚持周统计、月通报、定期提醒等形式,推进贷款催收,确保逾期风险可控。三是强化督导力度。联合农业农村局督导各镇(街)并抽查村(社区)工作3次,指导镇村做好小额信贷各项工作。2024年,全县发放2552笔12299.14万元,位居全市首位。(二)金融监管方面1.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定期组织处非办各成员单位、各金融机构召开金融稳定会议、处非会议,认真分析形势,安排部署金融稳定和打击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等方面工作。二是充分利用陕西省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预警平台,开展常态化风险摸排,做好风险监测和提示预警工作。三是稳妥化解农村中小银行不良贷款,通过现金清收、依法处置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惠民村镇银行和信用联社不良贷款的化解工作。四是加快案件处置工作。针对存量非法集资问题,制定处置工作方案,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及时沟通协调,推动案件进展。2.大力加强金融监管。一是按时审核并上报融资担保公司月度、季度情况报表,及时掌握公司情况,督促其规范经营。积极完成年审工作,对公司机构设置、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和业务经营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有效防范放贷风险。二是扎实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工作,在政府网站公布涉企违规收费举报投诉电话,充分利用年审分类评级、现场检查和其它非现场检查方式,摸排是否存在涉企违规收费等违法行为,引导其依法合规经营,持续开展金融放贷乱象整治。3.持续强化宣传教育。一是组织处非办成员单位和各镇街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向群众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认识度。二是与电信运营商协同搭建防范非法集资短信平台,群发短信传播防范非法集资知识,提醒广大群众远离非法集资。三是在社区巷道张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海报,并向群众发放各种标有“防非”字样的宣传用品,共筑防范非法集资的牢固防线。取得社会经济效益我县有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全县设立ATM机95个,镇(街)金融服务网点67个,村级助农网点555个,实现了县镇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截止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39.15亿元,较年初增加15.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4.22亿元,较年初增加6.86亿元,存贷比39.40%;其中,民营小微企业贷款11.26亿元,涉农贷款71.98亿元。目前,我县1家企业(郭氏食品)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3家企业(风动工具、桂花清洁能源、西安重装澄合煤矿机械)进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金融服务还不够精准,部分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目前经营困难、收益不高的企业很难获得增信和支持。二是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较低,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识不强,省级上市后备库企业资源不足。三是非法金融活动防范难度大,非法集资、非法借贷、高利放贷等违规违法金融活动变化多样,隐蔽性强,群众防范意识淡薄,监管难度较大。四是排查线索不够全面,在非法金融活动线索排查上没有充分激发广大群众举报线索的积极性,存在摸排线索不全面、不深入现象。整改措施:金融服务方面,一是精准提供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和企业需求,开发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用好融资服务平台。组织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搭建融资平台,提高对接频率,加强信息共享,积极促成银行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三是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持续更新上市后备企业库,对有上市意愿且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对接、积极培育,帮助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壮大发展。金融监管方面,一是深入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加大《条例》内容宣传解读,提高人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和识别能力,引导群众远离非法集资,维护县域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二是加强线索摸排,对全县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进行再排查再梳理,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精准发力,确保金融稳定。三是继续稳妥处置存量案件,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合规运营,引导地方金融组织提升服务质效,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经营性风险底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中心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钉钉子精神做细做实做好各项工作。大力优化金融服务,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和方式方法;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有力有效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风险管控,坚决维护好经济金融安全和区域大局稳定,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