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清涧县> 清涧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清涧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45
单位名称 清涧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纪念先烈,教育人民。负责烈士纪念建筑设施的管护,烈士遗物及革命史料搜集、整理、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宣讲;负责革命历史文物档案建立、文物保管及展陈工作;做好革命历史纪念馆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住所 清涧县宽州镇笔架山
法定代表人 许艳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清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万元 9.8万元
网上名称 清涧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6月5日,根据清编办发〔2024〕23号文件,变更了相关宗旨和业务范围。7月23日,根据清政任字〔2024〕12号文件,变更了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成效(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给参观者提供一个更加整洁、庄重的纪念环境,我们对陵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升级改造。1、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今年共3次对陵园内的1504块烈士纪念碑进行细致的清洁、修缮与加固,确保每一块碑文都清晰可见,每一座纪念碑都屹立不倒,并对展览馆和烈士陵园均进行了日常维修。2、展览设施完善:革命历史展览馆在2024年持续发挥重要作用。馆内收集众多革命时期实物进行展陈,并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技术,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并向市宣传部申请,配备了一套专业的讲解设备和耳机。3、园林绿化提升:与林业局协商,对陵园内的绿化常态化进行修剪并及时补植树苗60棵,使得陵园的整体环境更加和谐、优美。(二)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我们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展览馆全年常态化开展参观接待工作,共接待参观单位500余次、人数4万余人次。涵盖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社会团体等众多层面,有效扩大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1、清明祭扫:清明节期间,我们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共1000余人前来陵园祭扫烈士墓,通过献花、默哀、朗诵红色诗歌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敬仰。2、烈士纪念日公祭:在烈士纪念日当天,举行了盛大的公祭仪式,政府领导、学校师生、社会各界代表等700余人共同参与,通过宣读祭文、奏唱国歌、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等程序,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三)创新宣传形式1、主题宣传片:为纪念革命烈士,我们在清明前拍摄了《忆英烈·铸英魂》主题宣传片,深情回顾了英烈们的英勇事迹,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在七一建党节前夕,我们拍摄《打造陕北红色基因库·砥砺初心踔厉奋进》主题宣传片,庆祝建党103周年,展现了陕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拍摄《岁月铭记·英烈颂》主题宣传视频,并在学习强国、清涧融媒体、红色清涧等视频号公开发布。总播放量3万余次,点赞量2000余次。2、视频宣传:今年特推出《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歌曲我来唱》系列宣传片,将制作完成的视频在公众号、视频号及新媒体账号广泛宣传,丰富陵园的文化内涵,扩大陵园的社会影响力。总播放量1万余次,点赞量1000余次。3、红色课堂“五进”宣传:开展“五进”活动,特邀请党史专家邓世荣、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王建武分别走进清涧县中队、河西社区、清涧县第二小学、乐施德志愿协会、清涧县第一小学及清涧昆山中学,通过讲述清涧革命史、对越作战的艰辛岁月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激发社会各界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四)关爱烈属传递温暖1、“致敬英烈·关爱烈属”专项行动:我们积极响应省、市下发的文件精神,扎实开展“烈属走访慰问”及“困难烈属大病救助”活动,向烈士家属刘汉元发放慰问金1000元及向烈属白永梅、杨生枝、孙舒英每人申请救助资金5000元,表达了党和政府对烈属的关怀与尊重。2、在端午、中秋和国庆佳节,我们常态化开展了老革命大走访活动,共走访了60户,为社会传递了温暖与关怀。这一节日慰问行动,不仅深切体现了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关怀,更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蕴含的深厚人文关怀,细腻而广泛地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细微角落。(五)接受捐赠丰富馆藏1、接受珍贵书籍:今年,我们收到了李象九孙女李象荣、史唯然侄孙女史俊琴、杜斌丞孙子杜芳滨等爱心人士捐献的《李象九》、《史唯然》两本红色书籍,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展览馆的馆藏资源,也为广大参观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2、接受飞机模型:收到杨树元之子杨平捐赠飞机模型一架,不仅丰富了展品收藏和科普教育资源,还促进了参观者的文化交流。(六)参加培训提升技能1、英烈讲解员培训暨比赛:根据省、市下发的文件精神,前往西安和榆林参加省、市英烈讲解员培训暨比赛,在市英烈讲解员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2、党史和地方志培训:积极响应市委党史研究室文件精神,参加榆林市党史和地方志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七)安全防护1、监控管理:陵园内今年新增众多监控系统,确保陵园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2、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处理流程、人员疏散方案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陵园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并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涵盖了陵园的卫生、安全、绿化、设施维护等多个方面,确保陵园的环境整洁、设施完好、秩序井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参观接待、宣传活动以及“五进”活动,将红色文化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党政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极大地提高了清涧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清涧县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二)丰富的文化传播形式利用拍摄多种主题的宣传片,如春节、清明、七一、国庆等不同节日和纪念节点的宣传片,并且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结合传统的祭扫、公祭活动以及红色故事讲述、红色歌曲演唱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播红色文化,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三)积极的社会关怀在关爱烈属方面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开展走访慰问和救助活动,同时在节日期间对老革命进行慰问,体现了对革命先辈及其家属的尊重和关怀,彰显了纪念馆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四)不断完善的设施与管理在陵园建设方面,进行了墓碑、纪念碑维修,排水系统维修,补植树苗、绿化修剪,新增监控系统等工作,同时制定了应急预案,使陵园的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保障了陵园的安全和正常运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资金短缺在展览馆的进一步完善、宣传活动的扩大以及陵园的长期维护等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纪念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二)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虽然参加了讲解员培训,但整体人员的专业素质,如在讲解接待、历史研究、宣传策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适应纪念馆发展的需求。(三)宣传深度和广度仍需加强尽管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宣传,但与一些大型革命纪念馆相比,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差距,部分社会群体对清涧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升展览与参观体验1、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展览设施,更新多媒体展示内容,增加更多互动体验项目,提高参观者的参与度和体验感。2、拓展参观接待渠道,与更多的外地单位和旅游团体建立联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二)深化宣传工作1、制定更加系统的宣传计划,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创作更多高质量、有深度的宣传内容,如制作系列主题宣传片、出版红色文化书籍等。2、加强与省级、国家级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提高清涧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在全国的知名度。(三)强化关爱与帮扶工作1、继续深入开展“致敬英烈·关爱烈属”相关活动,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探索建立长期有效的关爱机制。2.拓展对老革命、困难群众等群体的帮扶活动,与更多的社会组织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四)加强文物保护与研究1、加大文物保护投入,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建立科学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2、鼓励工作人员开展历史研究工作,深入挖掘清涧县革命历史文化内涵,为展览、宣传等工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五)优化陵园建设与管理1、根据陵园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陵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更多的休息区域、优化道路系统等。2、加强监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六)提升人员专业素质1、组织内部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馆讲学,提高工作人员在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宣传策划、讲解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水平。2、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