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公共就业失业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公共就业失业保险的调查工作,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和养老保险补贴发放,县级协理员的社会保险代缴工作。 | |
住所 | 清涧县北街旧检察院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惠三小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清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34万元 | 20.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公共就业失业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一)思想建设方面1、强化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通过专题研讨会、撰写心得体会,推动干部深刻理解会议精神,并将其融入就业失业政策落实、服务流程优化等具体工作中。2、多维度提升干部业务能力。一是开展内部培训9次,涵盖《失业保险条例》解读、就业服务标准化操作、信息化系统应用等内容,组织工作人员和部分企业经办人员到市中心参加业务培训4次,有效提升了干部的业务水平。二是举办“失业保险风险防控”专题警示教育3次,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干部风险防范意识。3、创新宣传载体,扩大社会影响力。一是强化新闻宣传报道:全年在《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等网络宣传平台累计发表稿件10余篇,有效提升了清涧就业工作的口碑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体关注并参与就业相关活动。二是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2024年11月,开通了“清涧就业”微信公众号,搭建起政策发布与信息交流的全新平台。公众号围绕政策解读、招聘信息、工作动态等内容,定期发布多篇优质推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便捷的传播方式,让就业政策和资讯触达更多群众,有效提升了政策知晓率,为群众提供了及时、高效的就业服务。(二)失业保险方面1.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与动态管理。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任务5790人,已参保6094人,完成率105.25%,参保单位211户,实际缴费人数3375人,缴费基数总额27157.77万元,单位应缴费190.98万元,实缴费182.66万元,个人应缴费81.58万元,实缴费78.26万元。累计为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73872元,截止目前,全县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有3人;为1名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500元;有9家企业316人符合申报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将全部用于缴纳失业保险金,共计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补贴25.59万元。2、失业保险领域集中整治与长效监管。根据失业保险集中整治的部署和要求,我中心高度重视失业保险集中整治工作,迅速成立了失业保险领域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工作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自查自纠,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和安排,针对省厅下发的7次284条疑点数据,我中心与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协同核查,开展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核实,建立了工作台账。同时,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和县级交叉检查组(绥德县)对我县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我中心立即制定了整改措施,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3.就业失业登记与动态监测。一是优化了线上登记流程,实现了“一网通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5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4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9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8.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33%,全县就业形式整体稳定,就业综合指数稳中有进。二是加强失业保险动态监测管理,1户参加失业保险动态监测的样本企业,每月均能按时上报动态监测数据,新增就业人数和离职人数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为分析失业趋势和政策调整提供了数据支撑。(三)就业服务方面1.积极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加强对大学生见习的管理和服务,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和指导,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职业素养。2024年新增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就业见习生114人,解聘18人,在岗49人,拨付5批见习生活补贴共计162.52万元。2.认真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医保、档案管理、春节慰问等工作。及时为1229名退休人员办理医保手续,共计缴费256.23万元;妥善保管1136份档案资料;为29名六十年代精简人员进行了年检工作,发放补贴12.77万元;并在春节期间为3266名退休人员发放了价值58.14万元的春节慰问品,为退休人员送去关怀和温暖。同时,认真做好五个老年阅览室的管理事宜,进一步细化岗位分工,致力于为退休人员打造优质的阅读环境,提供贴心服务,从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3.有序推进县级协理员五险代缴费工作。为781名县级协理员和13名社区专职人员缴纳的五项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缴费47.38万元;工伤保险缴费8.04万元;养老保险缴费1068.91万元;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县级协理员792人,社区专职15人)缴费335.67万元,确保五项社保费用的及时缴纳,保障了县级协理员的合法权益。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就业人数持续增长。2. 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等指标明显提高。3. 失业人员再就业比例上升,失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单位学习氛围不浓。日常学习普遍重业务轻理论,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对于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存在为了学而学的思想,在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上有差距。平时虽然能够按时参加单位轮流辅导集中学习,也能自觉在学习强国、省干部网络教育学院平台学习,但在深刻领会含义,加强贯彻落实方面还有所欠缺。(二)对干部能力本领培养有待加强部分干部当面对繁重工作压力和突发事件考验时,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容易出现烦躁情绪,导致工作动力不足、精神状态不佳。在工作中,没有站在更高角度全面看待问题,没有主动自我加压、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信息。对一些小事小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日常工作纪律遵守的不够严格。单位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干部局限于自身业务,缺乏创新型开展工作的能力,工作中沉不下心,干劲不足、干事精气神不够,对自身标准要求普遍不高,更缺乏“钉钉子”精神。面对人社工作逐渐向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发展,研究思考没有及时跟上,在日常工作中重结果轻过程,跟踪服务落实没有常态化。(四)对各项业务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1.宣传渠道较为狭窄,主要依赖传统方式,如公告栏张贴、发放宣传手册等,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不足。2.缺乏与企业和社区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宣传覆盖面有限,部分企业、失业人员对政策的知晓率低。四、整改措施工作方面一是适应转变,提升业务能力。研究修订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人员的职业标准,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准入门槛,强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各级各类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二是适应趋势,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工作服务制度。三是适应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打造就业失业信息监测、招聘求职公共服务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信息三大信息数据。四是适应需求,拓展服务形式。满足各类人员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完善各类服务形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拓展网上求职招聘服务。学习方面要继续坚持每周开展集体学习活动,形成学习氛围,增强学习深度。多监督管理个人的学习情况,时常做自我总结及自我批评,根据自身问题调整学习方向和计划,让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学习,习惯学习,爱上学习,学以致用。五、2025年工作计划今后,我中心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强化队伍建设单位干部结构整体偏高学历,偏年轻化,工作起来有活力、有想法、可塑性强。今后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遇到困难及时向咱局里各业务口精英请教,找到学习榜样,跟上工作节奏。通过集中开展培训赋能、经验交流等活动,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服务高效的工作队伍。(二)优化就业服务进一步提高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力度,深化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求职者提供更多优质就业机会。(三)加大政策宣传增强就业信息及失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确保政策广为人知、家喻户晓,让更多人受益于失业保险政策。(四)深化数据治理与信息化建设1.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定期清理“僵尸企业”数据,动态更新参保信息。2.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失业保险管理系统,提升数据治理效率。2024年,在全体干部的齐心协力下,我中心积极应对各类挑战,持续创新工作方法,为广大群众和失业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保障中心的各项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