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略阳县移民搬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中省市有关地质环境监测、土地复垦开发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全县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职责;负责实施全县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的调查、申报、管理,监督检查,项目预验;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避灾搬迁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新城社区人力资源大厦922室 | |
法定代表人 | 高正勇 | |
开办资金 | 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万元 | 10.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3月18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法定代表人王强变更为高正勇。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单位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成情况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意识,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4月26日县政府召开全县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月24日前完成了2024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编制,并报县政府进行发布。做到了“隐患点防灾预案表、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到点、到户上墙,把责任落到了实处。在做好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的同时,组织技术单位对全县598处风险区进行了核查数据更新,建立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为科学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提供基础保障。2、狠抓防治知识教育培训宣传,不断强化干群防灾自救意识和能力。为提高社会各界防治地质灾害意识,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年初将年度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演练任务分解下达到各镇街,3月3日-3月27日对全县17个镇街分管地灾领导、责任人、监测人进行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业务培训,5月12日,开展了“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宣传对象1000人次,发放材料600余份。6月19日,开展了第23个“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宣传对象8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6月25日,组织开展了第34个“6.25土地日”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出动宣传车、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有奖问答、发送宣传短信等方式,对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进行了现场集中宣传,2024年共计完成地质灾害宣传培训1122场19206人,完成演练1405场23799人,实现了隐患点+风险区培训演练全覆盖。3、扎实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及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4月初,全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汛前检查。7月24日暴雨洪灾导致我县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加剧,为做好地质灾害防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中心成立了督导检查工作组,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相关单位对全县45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598处地质灾害风险区、人口聚集区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开展了拉网式地质灾害排查。邀请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和陕西地矿汉中地质大队有限公司,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进行全面排查,对重点区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无人机巡飞查灾,截止目前我县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14500余人次。二是加强汛期应急值守,实时与气象部门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天气信息,传达降雨天气信息。全年累计联合县气象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2次,发送预警短消息54396条。4、夯实群测群防,强化监测预警。一是今年3月中旬至4月初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风险区名称、位置、威胁情况、监测人信息进行再核实,切实做实做细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基础资料核查建档;二是要求各镇街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预警、监测物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三是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保障力度,对在巡查检查中发现缺失的预警、监测物资进行及时补充配备,极大的保证隐患点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做好地质灾害隐患自动化监测预警工作,组织各监测预警项目运维单位落实专人会同监测预警运维单位对离线设备进行现场修复。通过采取各种措施,6月初以来我县监测预警设备在线率稳步提升,目前我县248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在线率保持96%以上。通过夯实群测群防,强化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地质灾害预警能力。(二)占补平衡任务完成情况1、新增耕地1650亩。上年我县立项新增耕地项目14个结转上年度已立项5个共1556亩。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积极和林业、农业部门沟通对接,在园地、残次林地图斑中找开发的后备资源,截至目前已通过市局验收和省级核查的10个项目147亩,目前正在进行验收入库报备。剩余9个项目已完成县级初验和变更调查,已通过市局验收。2、高效完成旱改水项目。积极督促镇街加大力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截至目前,已完成117.13亩承诺举证,报备旱改水项目260亩。(三)移民搬迁工作完成情况1、全面完成2024年避险安居搬迁任务。2024年市局下达我县避险安居搬迁任务396户,我中心接到市级任务后,高度重视,召集镇街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此项工作,落实责任到人,广泛宣传,全面完成396户避险搬迁年度任务。2、积极申报2025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和中长期地质灾害搬迁项目。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我中心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立即开展摸底和意愿征求工作。经过多轮调查摸底,广泛宣传,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申报在2025年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1户130人。中长期地质灾害避险搬迁39户147人。3、持续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督促指导社区工厂投产及复产工作。在县社区工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同县人社局、发改局、经济合作促进中心指导相关镇街做好社区工厂招商引资及投产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以社区工厂为抓手解决群众就近就业。全县共建设社区工厂12个,总投资3000余万元。主要以服装生产、毛绒玩具、箱包生产、电子配件等为主要经营项目,带动就业300余人。社区工厂的运行发展解决了移民搬迁群众及农村留守妇女就近就地就业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2、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实施,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3、避险安居搬迁工作有序开展。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有序推进我县避险安居搬迁工作,组织镇(街)对2024年度搬迁对象再次进行了摸底。完成了2024年度市下达我县避险安居搬迁任务396户,切实解决受“两灾”威胁群众住房问题,改变其居住条件。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新增耕地项目实施完成后,要通过市局验收省厅核查和日常变更,特别是日常变更数据部级审核通过后,不能第一时间推送占补平衡系统入库报备项目的逻辑预检迟迟不能通过,导致后续工作无法进行。2、已建成的社区工厂存在招工难、群众就业积极性不高问题,吸纳就业人数较少,规模效益有待提升。3、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意愿摇摆不定,导致工作推进较缓慢。(二)改进措施:1、积极对接省厅、市局复垦中心加快项目审核工作。2、引导镇街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就近务工;督促企业加快复产投产,确保社区工厂正常运行;帮助企业拓宽思路、寻找订单、增加生产规模,提高务工人员收入,确保社区工厂正常运行。3、加大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搬离受威胁地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完善“技防加人防的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网络”,推进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工作,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二)继续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和对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监督和查处。有效确保群众居住地质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三)继续抓好占补平衡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深挖耕地后备资源用于新增耕地项目;二是加快报备项目入库,积极对接省市对已完成验收核查的项目尽快报备入库;三是主动对接县田长办督导涉及旱改水项目的镇(街),加大旱改水项目种植力度,尽快完成项目举证报备,确保年度任务完成;四是严格落实项目后期管护,与镇村签订管护协议,开展好日常监督、巡查工作,严禁出现耕地“非粮化”和落荒现象发生。(四)加快实施2025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确保任务如期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