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林木种苗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林木种苗,促进林业发展。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林木种苗产品质量检验与执法监督、林木种苗调剂。 | |
住所 | 清涧县岔口 | |
法定代表人 | 师势钧 | |
开办资金 | 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清涧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2万元 | 3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林木种苗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主要业务(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工作合力。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学习、感悟常态化;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为民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我们立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治学习同业务学习两手抓,以林业工作为主题,以红枣低产园改造、酸枣嫁接及基地建设、荒山造林、种苗检验等为重点,分门别类地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为我站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党支部各项工作,强化监督机制,从整体上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二)、加强种苗监管,促进行业规范。1、开展宣传培训结合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种苗质量抽查、科技下乡、扶贫等活动,深入乡村宣传,送法上门、普法到户,让生产经营者树立法制意识,了解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和监督。组织《种子法》培训班,使从业人员熟悉法律条文。2、指导育苗技术派遣林木种苗工作站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个户育苗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从苗圃地的选择、整地、播种、管理等技术指导服务,传授农户科学育苗技术,ABT生根粉的使用、节水灌溉及营养钵育苗;宣传林木良种育苗。3、普查苗木生产为了及时掌握清全县育苗情况,我站多次组织对全县育苗基地进行摸底普查;为造林计划提供苗木依据;今年全县育苗面积共1468亩,生产各类苗木880万株,品种主要包括侧柏、圆柏、油松、山杏、刺槐等,能保障我县造林用苗。4、规范市场准入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对县内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清查,重点加强对林木种苗生产集中区域、苗木交易集散地的生产经营主体持证情况的检查,依法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活动,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苗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查处未取得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发布网络苗木购销信息行为,及时查纠发布虚假苗木交易广告现象。5、加强质量监管强化对林业重点工程供苗单位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监管,以育苗单位和生产经营大户为重点,积极开展种苗包装和标签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质量检验制度的规范性检查,指导规范跨区域引种行为,及时查处未按规定建立种苗生产经营档案及标签制度以及苗木质量不达标、种子穗条来源不清的生产经营单位并限期进行整改。6、加大抽查力度我站严抓苗木的组织、调用、检验和发放。坚持“三证一签”(苗木调运证、苗木检疫证、苗木质量检验证、苗木出圃标签)“四见面”(供苗单位、用苗单位、林业施工人员、种苗检验人员)的种苗检验办法。在2024年春秋季造林中,为确保苗木质量、数量供应有保障,我站分派5路检验工作组在各绿化标段坚守验收苗木。全体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期、风雨无阻、加班加点严把苗木数量关、质量关,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造林所用苗木进行了逐株验收,对不合格的苗木就地打回,杜绝了人情苗、劣质苗上山,杜绝资源浪费。今年共检验各类苗木583.0762万株。有效保障我县造林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7、强化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和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核查。重点查处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销售授权品种,假冒授权品种以及销售授权品种时未使用其注册登记名称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苗行为;对无证无签、制售假冒伪劣种苗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种子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通过发通告、征集线索、市场摸排等方式,开展打击抢采掠青等破坏侧柏、油松、酸枣林草种质资源行为,我县种质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护。(三)、落实天保资金,保障农户增收。按时报送天保工程的数据和护林员管理,共选聘天保护林员45名,对管护区域进行划分,上岗前召开了培训会;不定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自查,包括管护责任区划分、管护人员配备、管护合同签订和相关的管护措施、责任制落实情况;深入到乡、村、户和管护站点以及管护地块,对管护合同、巡山日志、管护效果等进行了详实检查,确保管护成效。(四)、完善项目建设,开展资源收集。实施清涧县红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2024年林木良种培育项目。对王宿里原地保存库,进行了抚育保护;对园内枣林进行了耕翻除草松土施肥,增加土壤活性,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对枣树进行修剪、抹芽,在主要路口制作了宣传牌,提示居民路人遵守项目管理规定,提高防火及保护意识,项目区枣树生长情况良好。下十里铺异地保存库,进行了生境改善,深耕施肥,翻地灭虫蛹,肥沃土壤,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对枣园进行了病虫害防治;现共收集了来自全国不同区域139个品种的红枣种质;资源库将通过不断加强红枣种质资源收集,对现有保存库设备、设施进行优化改进;同步提升保存数量与质量;通过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良种选育,加大示范推广,推进林业种业创新发展。(五)、积极配合参与,完成其他工作。1、实施包乡镇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林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建立林业干部职工包乡镇工作制度。我站副科级以上领导任队长,带领我站全体工作人员,负责李家塔镇、下廿里铺、店则沟三个乡镇的全部林业工作。完成了三个乡镇涉及所有林业工作。2、林草违法小班调查我站对下廿里铺镇、李家塔镇、店则沟镇违法小班逐一排查,调查核实,拍照留存影像资料,通过走访了解全面排查卫片图斑原因和涉及人员。圆满完成了调查工作,并辅助完成了入库。3、推进酸枣、连翘产业发展发挥酸枣、连翘专班作用,强化服务体系,进行实地调研、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有力推进酸枣、连翘产业发展。二、社会经济效益林以种为先,种以质为本;种苗是林业草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林地草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根本。我们通过不断加强林木种苗管理,科学育苗技术推广,良种育苗推广,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提高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提升了我县苗木质量,为营林造林提供了优质种苗,林木种质在生长过程中,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也能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此外林木种质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噪音,防止风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林业也是传统农业之一,其产品包括木材、果实、药材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推进林木种源保护和良种选育,可以提高林木种质质量,提升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从而提高林木经济价值,同时林木种植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福利。大力开展林业工作建设,包括红枣低产园改造、义务植树、林下经济、酸枣新栽及嫁接。我站认真做好苗木检验调用,保证造林成活率,为我县林业提质提量提供支持,保障我县绿化行动,为我县发展生态经济按下了快进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育苗科技水平不高,我县大部分还在应用传统的林业育苗技术,机械化设备和电子技术都没有运用到育苗技术管理中,品种引进、消化、吸收跟不上,管理粗放,质量待提高。二是对《种子法》的宣传力度欠缺,有待提升工作实效。仍有部分人思想观念滞后,法制观念淡薄。出现无证经营,侧柏种子还未成熟就采青现象。三是林木种苗执法力量薄弱。在执法设备执法仪器等方面的配置落后,导致对于林木种苗市场的监管不到位,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四是下十里铺红枣种质资源库异地保存库上山道路未硬化,雨季损坏严重,影响种质资源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大力度引进新品种、良种、和珍贵树种。二是建立健全种苗市场化,提高苗木质量,使得苗木不止供给本县绿化,通过外销来解决苗木滞销。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科技水平。四是科学管理种苗市场,提高苗木质量,使得苗木市场化体系逐渐完善。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好政治及业务学习,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继续把党建工作、作风建设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里,持续用力。2、加大《种子法》和《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宣传力度,唤起人们普遍重视林木种子和苗木质量,形成人人懂法、守法的好氛围。3、统筹全县苗木管理。继续严把种苗质量关,保证春秋两季造林用苗质量。4、加大行政执法,规范种苗市场。加大执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配备相应执法仪器,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促进良种育苗建设,做好新品种的推广和良种推广。5、抓好档案管理。完善天保、生态效益工程有关资料。6、继续配合林业局搞好所包乡镇的红枣低产园改造和其他林业建设项目。7、完成好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