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第二生态环境监测站

铜川市第二生态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38
单位名称 铜川市第二生态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各种环境要素常规监测分析;区域内重点单位污染物排放监测,建立健全污染物档案;区域环境监测计划制定,生态环境技术评估与咨询;环境质量评估、报告书编写;区域内环境执法监测、应急监测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南路5号
法定代表人 安伟
开办资金 1050.5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0.58万元 970.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3月开办资金由6万元变更为1050.58万元,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市第二生态环境监测站按照市局“1235”工作思路,以聚焦改善环境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为重点,夯实“技术立站、质量强站”目标,在“凝心、练兵、严控”上下功夫,全站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实战历炼锻精兵坚持实战练兵、干训结合,着力打造“技能型”现代化监测队伍。一是常规监测任务高质量完成。完成入河排污口、农村“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农村中小微水体水质监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自行和执法监测;完成2个省控地表水断面eDNA样品采集工作及样品寄检任务,配合完成35处生态样地核查;逢雨必测完成降雨常规采样送检分析,在区域内多点位多频次开展汽车尾气遥感监测。二是指令性监测高效迅速。完成区域内水、气监测分析;完成市一站实验楼改造项目环境质量现状噪声监测。三是测管协同执法联动。完成污染源执法监测、涉气企业在线比对监测;开展企业自行监测专项检查、加油站油气回收及VOC厂界监测站点专项检查,为环境管理、执法、评价和考核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四是大力开展资质扩项。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对方法检出限、精密度等技术参数进行反复验证,顺利完成铜、铅、锌、镉、总铬等3大类17个项目21个参数的方法验证,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五是高质撰写技术报告。全年分析有效数据3000余条,编写铜川市2024年农村污水设施、重点污染源执法监测、农村中小微水体监测半年报和年报4份,参与编写“十五五”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布设报告、国家地表水断面优化调整建议报告,数据质量审核分析和综合研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4年在全省生态环境类检验检测机构报告评审中荣获“优秀”等次。(二)严把质量强管理一是严格内审管审。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人机料法环测”所有要素和监测活动进行全面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查漏补缺、举一反三,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10人取得2大类24个项目的上岗证,确保所有项目“一岗双证”;二是扎实开展业务培训。以“外学内享、共促提升”的方式组织开展31次业务培训,内容精准重点突出,季度考核检验学习效果4次,全站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稳步提升;选派业务精兵4人参加全省环境监测大比武,3人进入省级决赛。三是严把质控管理。全年发放有证密码质控样93支,覆盖水、气、生物三方面,做到标准物质分析质量控制全覆盖,二次受控率为100%;参加中省8个项目能力验证考核,均一次性获得“满意”结果;积极与省、市计量检定部门沟通对接,对51台仪器进行检定、校准,为监测质量提高和监测数据准确提供了根本性保障。四是严防环境安全。持续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做细常态、重点和全面监督,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积极参加市生态环境局、市环境监测站应急演练桌面推演,开展无脚本、全流程水污染环境应急演练1次,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组织、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二、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完成10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18家入河排污口监测、5家废气重点污染源企业执法监测及企业自行监测专项检查、6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获得常规监测数据1111个,出具监测报告22份,专项检查问题总结1份;接收噪声、水质、重点污染源比对监测、省委巡视溯源监测等指令监测23次,出具监测数据338个,数据报表11份,监测报告11份,检测报告2份;完成8个农村中小微水体点位监测分析工作,出具监测数据178个,数据报表3份;完成35次降雨常规采样送检分析;获得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数据1083条。三、存在问题一是按照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要求,我站现有仪器设备及质控手段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比较落后,实验室信息化系统(LIMS)建设尚未提上日程;二是随着监测业务量逐渐增加,业务用车问题亟待解决;三是应急监测仪器设备不足,应急监测能力仍待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加强理论学习培训,提高信息化知识能力水平;增加实操演练,不断提升队伍监测技术能力;积极申报能力建设项目,加快实验室系统建设进程。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全面完成气、水、农村、重点污染源监测及乡镇空气自动站运维等年度监测任务,严格遵循既定流程,按时、精准上报监测结果。二是采取实战化练兵等多种模式,组织开展业务技术培训不少于12次;继续深入开展监测技术大练兵活动,推动业务技能不断提升。三是参加中、省实验室能力考核比对不少于5项。四是全年申报项目不少于1个。五是开展应急监测演练不少于1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2029年5月1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