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清涧县> 清涧县农村经营服务站

清涧县农村经营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40
单位名称 清涧县农村经营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确权登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统计调查;新型经营主体业务指导
住所 清涧县南门农业综合大楼
法定代表人 杨延平
开办资金 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清涧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14万元 45.31万元
网上名称 清涧县农村经营服务站.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积极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一是通过整合高标准农田、坝地、枣林等资源,采取对外承包、自主经营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二是推行产业全覆盖,引导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小杂粮、红梅杏、中药材、酸枣、黑牛、黑毛土猪、肉羊等各类种植养殖,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群众、企业等“多方共赢”。三是发展千村光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在折家坪镇白家坪、丁家沟村建设总装机规模为3.4万千瓦联村电站3座,关联村195个村“千村光伏”,加上之前实施过光伏项目的101个村,使我县光伏村覆盖率达到89.7%。截至目前,我县10万元以上村集体306个,50万-100万元20个,100万元以上4个。2.大力推进千村光伏。清涧县千村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为3.4万千瓦,共建设3座联村电站,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关联19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0万元的行政村。截至目前,已完成5336根基础桩安装;支架已完成安装70%,完成光伏组件安装35%、具备并网容量约8兆瓦;送出线路完成35%,具备送出容量8兆瓦。3.全面开展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录入。一是健全审查机制。清涧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清涧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试行)》,并完成行政审批挂网,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动建立土地流转风险排查处置机制。二是规范流转管理。印发了《清涧县建立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机制工作实施方案》。4月25日农业农村局组织乡镇业务人员开展了全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合同录入培训会,会上授课人员讲解了备案范围和操作流程,目前,我县土地流转合同平台录入合同6535份,流转面积123679.13亩。4.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工作。为了及时有效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3月8日组织乡镇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培训工作,4月9日—10日在李家塔镇、老舍古川口开展了土地仲裁宣传活动。通过培训、宣传,强化了基层调解员业务水平,提高群众对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及政策法规的认识,营造依法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浓厚氛围。今年县上调解土地纠纷案件1起,乡镇调解土地纠纷案件3起,对有效化解矛盾、维护农村地区和谐稳定、推进乡村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5.大力推行“一户一田”。2024年市上下达我县“一户一田”任务0.5万亩。我县结合实际,任务重点落实到店则沟镇和宽州镇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完成面积6060亩。6.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根据实际情况,我县确定下廿里铺镇八斗岔、高杰村镇河口村为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试点村。通过对外租赁、农户自主经营及村集体统一规划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发展乡村特色窑洞民俗酒店、陕北剪纸、民俗等服务业,有效盘活闲置窑洞47孔。7.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全面提升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省市关于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清涧县2024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提升实施方案》,经乡镇推荐,实地考察,集中评审,确定扶持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12家。推荐申报市级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3名,开展政策业务宣传6次,累计指导服务新型经营主体100余人次。8.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2024年完成耕、种环节社会化服务2.2万亩,划片包干5个作业区域,整合23个小型农机社335台各类农机,统筹推动土地、项目、农机、就业四项整合,构建农业系统与镇村,农机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小型农机户、农机手、种粮大户、农户双线联动,助力村集体经济、农民与农机合作社三方增收。培训农机手50人,与86个村集体、51个种粮大户签订了统一托管协议,带动在家农户4150户。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镇村通过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发展、土地出租入股、企业带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3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0万-50万元306个,50万-100万元20个,100万元以上4个。2.农文旅融合持续深入。充分利用全县旅游总格局,通过对外租赁、农户自主经营及村集体统一规划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在下廿里铺镇八斗岔村、高杰村镇河口村发展乡村特色窑洞民俗酒店、陕北剪纸、民俗等服务业,有效盘活闲置窑洞47孔。3.土地规模化持续推进。在店则沟镇和宽州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推行“一户一田”6060亩。4.土地调解仲裁持续走实。通过实地走访宣传,营造依法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浓厚氛围,今年调解土地纠纷案件1起,乡镇调解土地纠纷案件3起,有效化解了纠纷矛盾、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推进了乡村治理升级。5.新型经营主体管理持续跟进。制定了《清涧县2024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提升实施方案》,扶持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12家。推荐申报市级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3名,开展政策业务宣传6次,累计指导服务新型经营主体100余人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农村带头人缺乏,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创业干事热心。2.县财政资金困难,各项补助资金难以落实,工作难以推进。3.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家人员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高,从事农业生产动力不足,农村空壳化、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资源匮乏,三变改革难以推进。4.乡镇专业农经工作人员短缺且流动性大,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1.突出农村经营服务从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工作,加强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培养致富带头人。全面完善和补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强民主理财政策宣传。2.注重向上争资,用好有效资金,加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3.突出村委会的发动带头作用,立足当地人口资源,因地制宜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4.开展农村经营专题培训学习,加强对各镇农经人员“三资”管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经营等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外出乡贤、离退休干部等人才作用,帮助所在村建强班子、理清思路、选准项目、筹措资金、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致富能手、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中专毕业生等中,选配一批有头脑、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动员从各村走出去的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的青年回村办企业,充分发挥能人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引领示范作用。2.引导和鼓励爱农业、能吃苦的有识青年返乡创业,大力开展土地流转,推行“小田并大田”,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如民宿、农家乐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配齐相关工作人员,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乡镇农经工作队伍,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4.以“补短板、强弱项、助发展”为目标,以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为引领,以耕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主要生产环节为重点,围绕“突出群众自愿、强化政府引导、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资源整合,融农机服务、应急服务、农技服务、果蔬服务、维修服务等各种农业生产服务为一体,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清涧县委、县政府授予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