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永寿县环境监察大队

永寿县环境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40
单位名称 永寿县环境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监理保障。污染防治监理;生态环境监理;农村环境监理;排污收费管理。
住所 永寿县西兰大街北段
法定代表人 杨航博
开办资金 7.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环境保护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7万元 4.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日常监管情况。2024年我大队按照文件要求每月开展了断面排查、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机动车检测中心巡查、用电监管安装联网、在线监控运维管理及加油站、煤矿等的日常监管工作,将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采用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方式,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制作现场勘查笔录、询问笔录400余分,对辖区企业全面监管;同时对辖区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对管理规范并符合正面清单管控要求的企业及时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做到无事不扰。2、专项执法行动。2024年我大队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印发了《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永寿分局2024年全县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利用双随机抽查管理系统在原有一般污染源和重点污染源两个库的基础上,新增了挥发性有机物、涉气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排污许可专项执法检查、规模化畜禽养殖等18个专项执法活动。共抽查企业18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3、案卷办理。2024年截至目前,我分局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8起(其中涉水案件1起,涉气案件17起),下发决定书10起,共计罚款52.3万元,不予处罚决定2起,查封扣押案卷1起(永寿县秦药中药材种植园),实施销案程序1起(永寿县双扶建材有限公司),移交其他部门案卷1起(陕西方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办理中案件3起。案件已全部上传至陕西省环境违法案件规范办理系统。针对企业未能及时完成整改问题约谈企业4次。4、环保督察督办。(部)2024年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反馈我县4轮次,涉及企业4家共反馈问题18个,其中重点查处问题2个,立行立改问题16个;(省)2024年至今省大气监督帮扶开展15轮次,来用开展检查14次,共反馈问题98个,其中建议立案查处问题13个,协助企业进行申诉并通过问题5个,其余问题均已立案查处,目前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完成,整改率100%,立案查处2起,立案查处率100%;5、信访投诉办理。2024年大队通过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咸阳市马上就办管理平台、网路舆情、政府转办渠道,咸阳市环境违法问题随手拍系统,对群众重复投诉的环境污染问题,按照“零容忍、严执法”的要求,依法依规及时查处。全年共处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47起,均已办结,办结率100%。6、执法练兵。结合日常环境监管、部门联合检查、“双随机”抽查、各类专项执法行动等,持续开展大练兵执法活动,以执法大练兵为平台,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6月中旬开始,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与执法大练兵综合练习知识竞赛、队列训练、移动执法终端规范适用、非现场监管执法、案件办理、案件评审等活动。此外执法大队2024年派遣执法人员参加省级组织的关中地区交叉监督帮扶检查3次,参加执法大练兵、执法比武活动2次。通过上述活动,执法人员互相交流执法经验,提高了执法能力以及现场执法和数据处理的能力。7、联合执法情况。2024年执法大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永寿县邦达汽车检测中心检查1次,联合交通运输局对汽修行业检查1次,联合住建局对建筑工地开展检查1次,联合农业农村局及各镇办人民政府对畜禽养殖企业检查12次。8、执法培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环境码、核与辐射应急、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帮扶等专题培训,参训企业达80余家,组织“送法入企”活动4次,提升了辖区企业的知法守法意识。9、信息公开。我大队利用永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对市局印发的《咸阳市2024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涉及永寿县重点企业名单进行了公开,在“双随机抽查管理系统”平台对所有“双随机”抽查检查情况进行了公开,做到及时公示;同时对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在“信用咸阳”网站和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及时公开,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在“陕西省环境违法案件规范办理系统”进行填报,共公开14条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做到了处罚案件必填报,填报案件必公示。10、宣传普法。执法人员积极将执法和普法工作相结合,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及时普及法律知识;此外开展送法入企工作4次,录制执法普法视频普法宣传1次,撰写执法宣传报道4次,同时还积极配合局机关在永寿广场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二、学习情况1、业务知识学习按照分局及大队安排,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危废废物管理条例》“抓学习、守规矩、强作风、勇担当”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坚守党的纪律底线”、同时积极参加执法大讲堂、执法岗位培训等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业务能力。2、思想认知提升。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思想认知提升学习,通过周例会日常学习等方式不断学习两会精神等,提高思想认知。三、存在问题1、环境执法力度仍需加强。在现场执法检查、新建项目督查以及重点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执行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后续督查力度不足,导致部分违法企业未能整改。2、部分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环境监察机构的职责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对辖区污染源的监管存在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整内设机构职能,优化人员结构,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新的环保各类法律法规,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强化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执法能力素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大现场环境执法力度。以日常监管和专项执法为基础,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对企业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环保主体责任。2、提升环境执法队伍素质。通过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的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确保执法公正、廉洁、高效。3、加强部门协作和联动。与相关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4、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及时公开环境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